因为影片感情的表露实在太过晦涩,为方便大家欣赏,附影评一篇,作者很强大,看了以后豁然开朗。还有就是,真的很喜欢Seb和Francis的几场戏,觉得他们之间的那种chemistry很独特。
再次HC下。。。
1 回忆里寂寞的香气
你脱下球衣头也不回的走,背影被落寞拉长。
我吊在球门上,看你最后一眼,太多话来不及说。那一刻的惆怅,竟是生命最后的念头。
知道为什么约你去小树林吗?
人心永远难以捉摸。上一刻还在嘲笑Steph“3P”,转念就在自己心里扎了根。就像一只饿兽,无论撵多远,都会咻咻的认路折回。
我若有所思的抚摩玻璃杯,触手是光滑的冰冷,后背传来你的热息和青春。我下定了决心。
然而那晚没等到你来。你第二天的反应告诉我,你来过,又走了。你的冷淡让我明白了什么。
这点爱的萌芽并不算多,但足够我占据你的梦,不化作飞灰。我是个自私的人,我希望你不管做什么,脑子转个弯就会想起我。
我死了,你的人生还长,这让我寂寞。
2 也许放弃 才能靠近你
我的继父是镇长,我马上就要去城市读大学,我开跑车,看你永远看不懂的书。在你面前,我不应该感到自卑。
然而你却让我卑微到尘埃里。看见你和Mickale光着身子"打飞机",我百感交集。你扁扁嘴对我的车不屑一顾,我心口难过得发堵。
在阁楼我要给你包扎伤口,你近乎粗暴的推开我。直到我厚着脸皮讲出冷笑话,把你逗笑,你才不再拒绝,像孩子一样温柔而腼腆的享受我的照顾。
我没奢望你对我会像对Mickale一样,因为我对你有难以启齿的爱慕。尽管我竭力压抑,但在扑倒你的那刻我不能自已。你的睫毛细长,眼睛透着水的青光。我几乎就要吻下去了。
然而我最终“放过了你”。
我怕从此再不能和你做朋友。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
3 我以为不留痕迹 思念却漫溢
Mickale,你的妈妈打算搬走,她不想一个人住这里。当我抱住她亲吻她脖颈的时候,她一定察觉到了什么——她跟我说过那儿是你的敏感带。
你的姐姐结婚了。你从未告诉我你有个姐姐。在婚礼上我们跳舞了,气氛很氤氲。当我凑近时她有些脸红。我身后是你妈妈投来的目光,我想她们可能懂了。那样也不错。
你曾经拿Francis取笑我。你说他对我有意思。因为你的这句话,我一直对他很恶劣。我甚至不肯承认他是我朋友。玩兵贼游戏,油漆弹打中我额头那一瞬间我几乎是愤怒的扑向他,因为我一直认为,我才是占上风的那个。
他翻身将我压在身下,鼻尖慢慢贴近我。那一刻我确认了你是对的。然而接下来他做的,却让我知道他对我的感觉,比你想的要深刻。
我终于忍不住联络他。当我说“我不喜欢对答录机讲话”时,我蓦地发觉,这就像在问他“为什么不在电话那头?”我几乎可以听到耳边传来你恶意的嘲笑和口哨声。但我决定无视。他喜欢我这点,已经不再阻碍我们成为朋友。
我将熨平对你的爱疚,继续往前走。
4 后记
因为有村民说没看懂"Un jour d’été",在这里简单说一下。
这是一部比较晦涩的文艺电影,导演没有直接揭示男孩间的感情,而是抛出很多暗示和前后照应,让观众自己去体会。
譬如Mickale执意要Seb去小树林,不可能是让他去观摩自己做爱。那天稍早时他说3P后的思索神态已经透露了玄机。后来Seb对质女孩时说“我不知道”,女孩回答“显然你不知道!”正是对这一笔的呼应。
又比如Seb对Mickale母亲和姐姐的感情,是将对Mickale的feeling移情到了两位女性成员身上(尤其是和Mickale年纪相仿的姐姐)。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否则很难理解他为何(多次)那样凝望一位陌生女性。而Mickale的母亲在Seb亲吻她脖子(儿子的敏感带)的时候显然有所察觉。末尾Seb和姐姐深情的跳舞落在她眼里,她先是凝视,然后露出释然的表情,微笑着阖上眼睛。知道自己的儿子曾经被爱,对她来讲未尝不是种慰藉。
至于Francis与Seb的感情,相对来说算是最直白的了,但其间也有很多细微之处。尤其最后男孩的那句“我不喜欢对答录机讲话”实在捕捉到了柔情倏忽即逝的瞬间。两个人会发展下去吗?电影留出了大片想象的空间。
去年有部电影抬头叫作“He’s not that into you”。我觉得用在这里很恰当。男孩之间并没有那么情深似海。什么是友情,什么是爱情,也没有明确的分界。把所有情感分门别类一一做实,显然有胶柱鼓瑟之嫌。导演采用隐晦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程度上是对人类情感的真实克隆,而我这样直白写出来,难免留下了斧凿痕迹,连带Karen的三句歌词也有了强说愁的味道。
Seb对Mickale可能只是微微心动,但因Mickale的死而急剧放大;Francis对Seb正在患得患失间,想争取又怕失去;Mickale对Seb欲言又止和最后复杂的一眼,都含有微妙的情感语言。人的心就像浩瀚的海洋,你永远无法指出这一捧水来自哪片河川。
注:本文写作过程中曾参考导演Franck Guérin在西雅图影展上关于本片创作意图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