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两个整版称:过分围堵早恋,易致同性恋

http://www.aibai.com/infoview.php?id=21700

美国国会本月20日决议:“废除同性恋军人不得公开性向的禁令”。这说明社会对同性恋的认同,又前进了一步。

同性恋不是病,不是罪恶,是自然现象,是人类在进化中产生的一些特殊基因,致使部分人群产生了同性吸引的性取向

但是,未成熟青少年的同性恋行为,多是因为环境因素或者本身性心理发育阻滞造成的,应及早纠正。而预防,应在童年期开始

采访专家: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 张纯

[b]1

两个男人间的炽热爱情[/b]

“同性恋”一词,是法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指的是“对自身性别成员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

同性吸引,如异性吸引一样,也会迸发美丽的爱情。

张国荣和唐鹤德,两个男人间的爱情,就浪漫缠绵,坚贞持久。唐唐体贴、仔细地照顾张国荣的起居,更以自己曾任银行高职的经验,帮助张国荣处理财富。张国荣在舞台上唱《I Honestly Love You》时,总会深情地凝望着台下的唐唐,被认为是献给唐唐的;张国荣还借《月亮代表我的心》向歌迷表白心意:“唐先生是妈妈以外,我生命中至爱的人!”

当张国荣成为当红歌手时,人们相信,除了他的努力水到渠成外,爱情上的完美,是他成长的起点与港湾。

南朝陈文帝与韩子高的故事同样动人。韩子高貌美倾国,结识了尚未得势的陈茜(陈文帝)后, 就把全身心都奉献给了这个同样英俊的情侣,他们同食共寝,并肩战斗,韩子高多次机智果敢地让陈茜死里逃生。灭梁朝,陈茜称帝,曾想立韩子高为男皇后。

卫灵公与弥子瑕“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分君”;汉哀帝与董贤“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分桃”和“断袖”说的爱情,均情真意切!

国外很多名著,出于同性恋。如,莎士比亚著名的《十四行诗集》,是献给一位俊俏不凡的年轻男子的。莎翁在诗中,洋溢着浓浓的倾慕之情。此美男,是莎翁绯闻中的好友南安普敦伯爵三世;柴可夫斯基爱上了一个年轻小伙,在爱情的激励下,写出了著名的《天鹅湖》。

[b]2

绝大多数人是双性恋[/b]

个案:描述同性恋的电影《断背山》中的主人公,后来都结婚生子了。

个案:《快乐王子》作者王尔德为摆脱自己的“同性恋”之癖,30岁时娶妻生子。

这说明,同性恋者和双性人不同,他们在生理结构上,和同性人没有什么区别,男人还是男人,女人还是女人,差异的仅是“性取向”不同。

性取向,一般有3种:

绝对异性恋: 只对异性产生兴趣,大多数人都属于此。

绝对同性恋:只对同性产生兴趣,绝不会对异性产生兴趣。

不同程度的双性恋:对同性和异性都觉得有感情,爱慕和性吸引。

绝大多数被认为是同性恋的人,都是双性恋,“绝对同性恋”还不到0.5%。(依据?神马叫做“被认为”——转者注,下同)

张国荣生前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说:严格说来自己是双性恋,我也喜欢女人,年轻时也有过好几个女朋友。

恺撒与埃及艳后的故事家喻户晓,他同样是双性恋者,他年轻时很帅,有贵族血统,却做了尼科美德斯国王的男宠。 时人称他是“王后的情敌”、“国王的床上人”。

同/双性恋在人群中到底有多少呢?诸多专业学者研究确认:在不同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其比例较为恒定,约为2%-5%。同性恋在男性中约占5%,女性中占3%。

《南大青年报》报道:南大两个校区的同性恋者估计超过400人。同性恋者男生比女生多。和社会人群数字一致。(这样的调查结果是如何产生的?方法是否科学?)

[b]3

大脑功能与常人不同[/b]

韩子高,英武异常,令众多纯情少女疯狂,当朝公主甚至因为日夜思念而咳血身亡。韩子高,为何不爱美丽少女,却对陈茜一见倾心呢?

历史上曾认为同性恋有罪,但为什么有那么多智者名士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宁愿为同性恋情受苦受难呢?如,达芬奇24岁时因同性恋行为被关进了监狱;王尔德,因同性恋行为被判两年强迫劳役;图灵,计算机科学的开创者。因同性恋行为被抓,绝望中他选择了自杀:吃下了浸满毒液的苹果,像白雪公主那样安静地睡去。

这些都说明,他们的同性恋情,如同异性恋情一样,是情不得已的,是生物学因素决定的。

科学家分别测量了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的激素水平,发现同性恋现象与激素水平有关。

科学家还发现,大脑对性激素的反应,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不同。

异性恋女性在大脑性敏感区处理男性荷尔蒙,在气味区处理女性荷尔蒙;而女同性恋者无论是处理男性荷尔蒙,还是女性荷尔蒙,全都在普通气味区。

男同性恋大脑的反应与异性恋的差异,比女同性恋的差异更加明显。

这种特殊的“生理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认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4

男同性恋来自母系遗传[/b]

研究发现,遗传因素部分地影响了同性恋倾向。

科学家发现:男性在同卵双生子中,如果一个是同性恋,另外一个有57%的概率也是同性恋;在异卵双生子中,这个概率是24%;普通的亲兄弟中,如果一人是同性恋,另一人的概率只有13%。

虽然科学家至今尚未分离出任何与同性恋直接相关的基因,但是许多研究表明,在同性恋组的母系家族中,同性恋的发生率要高于非同性恋组。因此有科学家猜测,同性恋基因有可能存在于X染色体上。是母亲的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子的性取向。

科学家还发现“同性恋男性体内雄激素受体基因较长”。

激素受体基因较长可能导致睾丸激素信号传输弱,睾丸激素是决定发育早期大脑性别认知雄性化的关键因素。 如果睾丸激素水平较低,可能造成男性大脑发育期雄性化过程不完整,导致性别认知倾向于女性。

但是,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基因会影响性取向的表达,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们却不能最终单独决定性取向。幼年或早些时候的性经验或社会经验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内因跟外因哪个更重要?)

[b]5

孩子要过恋父恋母关[/b]

佛洛伊德认为,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中某个阶段的抑制或停顿,其中儿童期(3~5岁)是人类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佛洛伊德这种骨灰级的理论还拉出来)

个案:今年3月,靖江新婚不久的朱某被锤杀。其凶手是朱某妻子的网友胡某。胡某有3个姐姐,家里想要男孩,就将胡某装扮成男孩抚养,造成她常忘记自己是女儿身,成人后对男人不感兴趣,喜欢温柔女性。与朱某妻子结识后,与她多次“开房”见面,相互拥抱、接吻,但胡某暗示自己性功能有问题,不能过夫妻生活。

心理学认为,儿童期由家庭造成的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错误,是导致同性恋的一个因素。男孩玩女孩玩具,女孩玩男孩玩具等,均不利性别角色的认同。

个案:一位小学6年级的学生最近上课总打瞌睡,一问方知,他最近一段时间失眠了。原来他一直和妈妈一起睡觉。最近爸爸调回南京,在爸爸的批评下,他只好离开妈妈独睡,但妈妈不在身边,他竟无法入睡。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儿童期3-5岁是人类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幼儿对自己的异性生身亲长即父亲或母亲产生特殊强烈的依恋之情,同时伴随的是对同性生身亲长的敌对感。这就是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在此阶段,双亲对儿童的性本能既不采取过分抑制,也不采取过分刺激的合理态度,儿童就会顺利通过这一阶段。

若反之,儿童的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就会潜藏在意识里,影响今后的性取向。

此个案说明,做母亲的过分宠爱儿子,造成母子间异常的情感连结太强,儿子对母亲过分依赖,缺乏对父亲的性别认同。

因其对父亲不认同,其潜意识里会产生如果离开同性爱关系,自己就没有机会战胜同性、控制同性,显现自己的强大,进而产生同性恋。

[b]6

不要将异性妖魔化[/b]

孩子在青春期,若为制止早恋,将与异性交往妖魔化,可能造成“性心理发育阻滞”,导致青春期同性恋情况出现。

个案: “每当我看到她,总有抑制不住的冲动”,“今天下午我又看到她了,她真漂亮,我真喜欢她”,“她冲我笑了一下,我整天都非常高兴,难道她也喜欢我吗?” 这一段段记述初恋感觉的日记,是一位高中一年级女生写的。据介绍,其母亲从初中起就对女儿进行禁止早恋的严厉教育。

个案:一位母亲自儿子上大学后,她几天一个电话,叮嘱儿子要以学业为重,不要早恋。儿子的同学说,他英俊洒脱,追他的女孩子很多,但他却一个也看不上,她当时还挺高兴。前几天她听说,28岁的儿子和一位俊俏的男同事合伙租公寓,形影不离,才着急了。

从性心理发育的过程来看,同性恋现象被认为是性心理发育的一个阶段。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都是需要偶像的,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处于一种人类本能的崇拜需求,女孩子喜欢模仿其他漂亮女孩的走路方式,而男孩子喜欢出名的运动员,喜欢运动展示自己的力量,其实这都是出于一种本能的模仿和希望得到自我被同性和异性认可的需求。

进入青春期,由于荷尔蒙的分泌,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如果家长由于担心孩子会早恋而极力地压制孩子与异性交往的需求,就会让孩子的心理滞留在“同性偶像”的阶段。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同样有天然的爱的需要,既有爱别人的需要,也有被爱的需要,若长时间不与异性交往,这份爱无法释放,就会很自然地偏向到同性这面来,因为他(她)觉得和同性在一起才安全。

[b]7

男孩女孩都需要父爱[/b]

不良的家庭或环境,令成熟的异性恋驱力被阻滞或者歪曲,这也是同性恋发生的重要原因。

个案1:有一位小青年考进了一家大公司后,对一位英俊的男上司十分迷恋,上司加班他心疼,情不自禁地要给他去买夜宵。妈妈给他做的好吃的,他总想分给上司吃。

个案2:有位初中女生,特别喜欢和身高马大的女同学为友,觉得这样才安全。据介绍,她父亲在外做生意,很少回家。

心理学认为:父亲是孩子“渴望成熟,崇拜权威”的偶像,孩子在幼年时,其父亲若是严厉的、权威的,对孩子批评过凶,就会造成孩子在向父亲认同方面出现障碍。

男孩子向竞争者(父亲)认同,希望自己能像父亲一样强大,如果出现认同障碍,他就希望能有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强者来保护自己,而同性恋。

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也会有一个“恋父”的过程,如果这种情结被严父所伤害,也会产生对异性的恐惧,进而发展成同性恋。

如果生活在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单亲家庭,或父亲工作太忙,很少见面,都会造成父爱缺失。父爱缺失,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影响人的性指向。

一边是父亲性格懦弱,好生气、有破坏性,或是消极、孤僻、无足轻重,一边是母亲强大,盛气凌人,过分庇护孩子,这样可使“男性女性化”,或“女性男性化”。

个案:《红楼梦》第九回这样描写宝玉和秦钟的关系:“宝玉笑道:‘这会子也不用说,等一会儿睡下,咱们再细细的算账。’”

心理学认为:周围有太多的女性,如:母亲,姐妹,姑姑、阿姨等,使该男孩的思想言行都倾向于女性化,而习惯于女性的行为模式。(男同性恋就等于他妈的女性化吗?坑爹啊!)

在女孩子堆里长大的贾宝玉是一位双性恋者。他既喜欢林黛玉、薛宝钗,也喜欢同性的蒋玉菡、秦钟以及柳湘莲等。(宝玉对黛玉的感情,跟对宝钗、琪官、鲸卿等人的感情是能比的吗?大姐,你翻过几页《红楼梦》啊?)

现在幼儿园、小学都是女教师,对孩子性取向的形成,是个不好的环境。

个案:张国荣家兄弟姐妹10个,父母又婚姻不谐,这些经历必然会给其带来童年阴影。

心理学发现:儿时的经历,家庭的影响,在同性恋的发生上是非常明显的。

以上个案,虽然不足以认定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同性恋性取向形成的主要因素,但对孩子的性取向应该有一定的影响。

[b]8

同性恋遭遇时尚土壤[/b]

成人后,情爱创伤,时尚文化,都是同性恋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个案:前不久,一位在宁的打工妹因女伴要回家结婚而想跳楼自杀。她早两年十七八岁刚外出打工时,遭人强暴,之后家人怎么让她谈男朋友都不肯谈。打工时和现在的室友结识后,租房同居,相约厮守一辈子。

个案:张国荣早年也交过很要好的女友,后来发现只为他的钱而与之绝交。

个案:柴可夫斯基结婚的经验像是一场梦魇,蜜月还没结束,柴可夫斯基就后悔了,他已经濒临崩溃,企图在冰冷的莫斯科河中自杀,但是随后却因为受不住寒冷而放弃,也因此染上严重的肺炎。

心理学认为,人若有情绪受创的经验,被强奸,或婚姻失败等,认为自己无法与异性相处、缺乏安全感,可能产生同性恋。(随便就扯出一个心理学认为,这记者的素质啊)

诸多时尚文化,是引发同性恋的“环境因素”。

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唯美主义运动似乎一下子兴盛起来,顺着这激进潮流,同性恋成了上流社会的时尚,王尔德的男友说:“当时男风如此盛行,也只有那些长相委琐之辈才从来没有搞过同性恋”。

我国现在的时尚文化,可能是同性恋的沃土。如,为竞争,女孩当男孩养,日趋中性化;男孩又被娇惯得像温室中的花朵,阴柔娇弱,更有哈韩哈日风盛行,男孩以装扮得阴柔为新潮,等,这些都不利年轻人性别角色的确立。

现在社会角色没有了明显的分工,白领岗位,可男可女,也不利性别角色的确立。

经济因素在同性恋的发生上可能也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对男性,由于经济贫困无力娶妻或者出于一种逃避男性责任的潜在倾向,易导致同性恋。

[b]9

可以找到异性的真爱[/b]

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同性恋?

早在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理事会就确信,同性恋不是一个精神疾病。

同性恋是一种生活方式,维也纳人权公约说: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因此,对于已有同性恋倾向的成年人,应尊重个人对自己改变的态度,减轻他们因社会文化引起的内心冲突。

但是,对那些由于同性恋行为,导致心理矛盾、焦虑,有了性心理障碍的,严重地影响正常生活了,就要接受心理治疗了。上边说的那位因为恋人要回家结婚而要自杀的打工妹,就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这与CCMD-3的说法一致,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如果因为自己的性取向而产生了性心理障碍,都需要心理治疗。)

同性恋人中,相当一大部分是因为性心理发育过程中由于某种特殊原因造成性认同障碍,是一种性心理发育不成熟的表现。因此,对有同性恋倾向的青少年,应该及时干预。(依据!!“相当大一部分”这是合格的新闻语言吗?)

专家介绍,临床接触到的“后天”的同性恋,许多都会迫于社会压力接受另外一个异性作为自己的爱人。其中也有一些婚后慢慢由同性恋转向了双性恋,最终接受了异性恋。就有这样的一位同性恋女孩,最终接受了一个“白皙、羸弱、秀气”的小男生作为自己的爱人,而她也继续扮演着“保护者的角色”。

后天的同性恋者,是可以在性别转换中找到自己真爱的!


爱白网注:上文出自12月27日江苏《扬子晚报》第B09、B10版

爱白网刊登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展示媒体动态之目的,并不表示爱白证实文中所述、同意其观点或表述。

资讯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译者:李兰陵
2010-12-27

关于同性恋成因的探讨,可以鼓励。

但是“预防”、“纠正”这样的字眼本身就有失偏颇。文章一开头就说“同性恋不是病,不是罪恶,是自然现象”,那么何来“预防”和“纠正”。

青春期的同性依恋行为是否真的就是同性恋?这还有待研究。但是对于这样的依恋行为也应当予以疏导而不是“预防”、“纠正”。

这篇新闻语言十分不合规范。

什么叫“相当大一部分”?比例是多少?

文中经常随便就抛出一个“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有不同的流派、不同的理论,不同的心理学家的观点也相异。那么你这个“心理学”是哪个心理学啊?

国内环境如此,又能怎么样呢。。

寻求积极改变。不光是同运,其他的事情也一样,shitizen不会永远是shitizen.

所以你们不能再朝着酷儿主义建构解构的那条路子上去找出路,我就是严格根据关于事实的最新最详细调研论证来,谁,哪家讲的,根据是什么,有没有试图作过自我反驳的毁灭性实验。

从这个文章的结论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异性恋者也可以通过和同性共同生活,过性生活,慢慢变成双性恋,然后接受同性恋。这个报道最后的那个例子十分耐人寻味,那个结了婚的女子会不是是在与那个柔弱的小男人做爱时想着正压着一个女生呢?我觉得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总体来说我觉得这篇报道比以往的报道要客观些,并且也有某些不同于以往的那些陈词滥调的东西。

这个命题很囧= =|||这位编辑大概是从外星球过来的。。。

文章看完了,除了头尾各有一些现代科学结论以外,中间大段大段的几乎都是一两个似是而非、背景不明的所谓个案加弗洛伊德早期精神分析学说的见解。对于弗洛伊德学派的历史功绩、现实运用,我们要全面地评价。但是我在咨询了美国的专家以后,得知的情况是:弗氏来自100多个心理问题困扰者(多为男性)的这种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主观推断基础上的理论,在日后更大数量更加普通的样本调查中,很多都被逐渐地予以了否定,尤其是在同性恋的成因问题上,反例俯拾皆是;而且,弗氏早年的观点和晚年的观点,在此议题上,差别非常大,然而国内的心理学临床应用实践比国外要落后很多时候,即便是用弗洛伊德的理论,用的也是其早期那种有待修正乃至重来的理论。

文章分好几个节点,我们按照序号一个个来:

前言部分,同性恋不是病不是罪恶云云,旋即马上说到是一些特殊基因什么的,然而对照文章的第四小节,却又强调遗传因素是部分地影响、基因不能最终单独决定等等,前后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事实上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觉通篇都是一些网络上到处都有的知识的杂凑,移植拼贴的痕迹甚重,可能是记者的原因,也可能就是这位所谓的心理学家张纯先生的原因。紧接着,马上抛出了未成熟青少年的同性恋行为多是因为环境和性心理发育阻滞所造成,应该“纠正”、“预防”等等。这里面就出现了大的问题:如果说同性恋如你紧接着上一段所说是特殊基因,那么,它就是先天或先天为主的,这和年龄是没有关系的问题,如何成人的同性恋就是基因而青少年的同性恋就是环境和发育阻滞?更何况同性恋既然已经明言不是一种病,那么,“预防”和“纠正”就是被滥用了的难以自圆其说的东西,青春期以及其他一些和性倾向本身绝不一致的性行为也并不就是性倾向本身的判断依据。所以,可以说,前言就捉襟见肘。

第二节,绝大多数人是双性恋云云。科学上的双性倾向(双性恋),如果从金赛量表光谱的角度去看,当然有一个两种倾向是大致持平还是畸轻畸重的问题,这个可以商榷。再往下,问题就逐一出来了。《断臂山》主人公的结婚生子,以及历史上王尔德的结婚生子,都是具体的生活方式,与性行为密切相关,但与性倾向却是必须严加区别的概念,这是一个大混淆,结婚生子的同性恋或双性倾向者还是同性恋或双性倾向者,没变。再往下,问题更多,首先是金赛量表,有修订前和修订后等不同版本,前者为橄榄模型,后者为哑铃模型,文章的作者歪打正着,倒是接近修订以后的量表,这个倒是可喜的事情。但是,不管是哪一版量表,“绝对同性恋”都远不止百分之零点五,而是下面给出的百分之五左右,这是故意把数字往小里说。而且不管哪一版量表,同性恋、双性恋都是分开统计,没有合在一起。

第五节之孩子要过恋父母关,弗洛伊德关于同性恋是人生过程中某个阶段的停滞的那种理论开始粉墨登场。首先就是一个性别角色认同的问题,讨论关于是否可以把孩子按照与其实际性别相反的性别加以培养的问题。然而,稍有一点性学常识的人都清楚,性别身份和性倾向,一如我们交际学上的自我角色定位与对象意识,是两个有联系但更多地有区别的维度。按照那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倘若说是爱上了与其实际性别相同的人,站在异性恋的角度看,倒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关键还在于,这种说法与之反对的例证太多,错位的性别培养可能影响孩子的性别自我认同,但却未必会影响到其实际性爱倾向,即便就是变性欲望和易装这类性别气质颠倒程度较为严重的个案,还是里面兼有同性恋和异性恋两种人。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教育学家希望通过这个方法来“防范”同性恋结果却相当低效以至于流于教条了。至于幼儿的恋母情结,这个其实是一个假说而不是科学结论。幼儿对双亲中的异性一方会产生一段时间的固恋,这是兴许有其事的,然而进而要跳跃到什么出于对同性双亲的敌对而导致产生一种控制、征服欲、最后产生同性恋,这个就是你弗洛伊德想怎么解释都解释得通的,我看还不及第七节之女孩因为恋父受挫产生异性恐惧从而导致同性恋来得实在!事实上,根据我们的常识,幼童不论男女,和母亲的关系总是要比跟父亲贴近,同样的解释在男孩身上能够说得通,在女孩身上就有点吃力。弗洛伊德自己关于恋母情结的必然后果,也有好些种推测,比如说在爱情心理学里“乱伦的禁忌”一章就将其运用于那些对漂亮的、有气质的、带有母亲特征的女性心理阳痿而对一般的、不出众的甚至是其貌不扬的女性无性功能障碍的异性恋男性的分析。可见同性恋是不是由于哺乳期恋母引发的,在弗洛伊德那里,只是一个只能用于他所受理的个案解释的假说。

第六节早恋及其妖魔化问题。这里面有几个地方,一个是第一句的青春期同性恋,这个是不对的。同性恋作为一种稳定的、可持续的心理倾向,要和青春期同性依恋、境遇性同性泄欲等疑似情形充分区别开,这是任何一本性学教材上都应该涉及的内容。青春期同性依恋(同性亲昵甚至有短暂的、不确定的性行为,相反,异性疏远)是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异性恋青少年都会经历的(相反,不少男同回忆说小时候和女生关系铁一些),有经验的教育专家一般认为此一阶段就是应该不限交往、顺其自然,他们就会安然地、如喝忘川之水一般地度过这个阶段,他们仍然是异性恋者,并不会变成同性恋。而把“同性恋”作为一切人性心理发育的一个阶段,显然是一种常识性、误导性的错误,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是一种与生俱来、有待触发的性倾向,关于性倾向的论定,要对当事人在顺其自然的条件下作长期的观察,才能获得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还有一个地方,就是青春期的所谓偶像效应和此一阶段的停滞。这个说法是不是弗洛伊德的假说,我们暂不评论,但是,毫无疑问,即便从唯理的角度推测,都混淆了一些相当重要的问题:作者自己也说,孩子模仿同性的偶像,是为了在群体里获得特别是异性的认同;而从投射效应上来说,自己模仿偶像,是把自己想象成像偶像那样,而不是把偶像作为情欲的对象。所以说到底,这仍然是一个主体角色意识和对象意识的混乱,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而就性倾向的触发而言,一般和青春期前后所遇特定对象及相关性经历有关,和文化氛围是否严厉、钳制性,关系不大,同性恋青少年如此,异性恋青少年也如此,性倾向属于难以控制的人生尤其难以控制的部分。另外,就性议题而言,中国的文化,属于耻感文化,很多一神论宗教盛行地区的性文化也是如此,对于早恋的禁锢,不是基于一种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权利责任意识尚不完善的考虑,而是为了禁锢而禁锢;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早恋的妖魔化或者否定,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同性依恋阶段出于无知等各种原因而发生的同性性行为(包括这里所说的境遇性泄欲,也是需要和同性恋充分加以区别的),暗地里也并不少:但即便如此,在同样的环境中,大多数人还是自然而然走上异性恋的道路,所以不能拿局部的个案来解释全部。

第七节父爱问题,这又是典型的弗洛伊德假说,和第五节一样。从后面往前面看,先说张国荣家庭不和谐。父母离异,单亲家庭,这是弗洛伊德及其门派最喜欢的一种听话的例子,由此他们可以作很多空中楼阁的文章。然而,在如今高离婚率下的大量的这种家庭中,不听话的例子也大量地存在,甚至要多于听话的例子,反过来很多同性恋者倒是出自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典型模范家庭,所以,这就是一个不必然。再看女儿国贾宝玉,这里面固然有性别身份认同和男性气质塑造一类的问题,但是,撇开它们和性倾向不是同一概念彼此不可简单推理不说,我们绝大多数的同志,还是在两性共存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而且即便就是早期的男女公用设施分开的那种环境(沙特等国至今如此),自然长成的异性恋也还是远多于自然萌发的同性恋;一些同性恋者从小喜欢和异性玩,排除性别身份认同和性爱指向对象之辩,这里面也要严辩一个因果,如同弗洛伊德所秉承的那种严格的德意志传统:是因为在女人堆里长大所以同性恋,还是因为同性恋所以喜欢扎女人堆。所以,此又一不必然。然后接下来就是父爱母爱、父弱母强等问题。所举的两个例子,都苟简了一点,一些必要信息没有交代。但逻辑上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父亲既然是男孩子“渴望成熟,崇拜权威”的偶像,男孩子又如何会因为其父的严厉、权威、批评过凶而出现认同障碍呢?求仁得仁的事情,如何会弄成叶公好龙,这还真的是耐人寻味!当然你可以说权威、严厉、批评凶也要有一个度,但这个实在是千人千面、难以标准化把握的事情,就中国和外国的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严父慈母的典型模型,但里面同时存在占据主要多数的异性恋后代和占据相对少数的同性恋后代,这个就出问题了。唯一的解释是对于父亲的威严,男孩子主观上可能很崇拜、偶像化,也可能很厌憎、很压抑,这个原因,不在于外,而只能反求诸己,看看当事人的心因。而且,我们认为男孩子还是向父亲学习这种威严的角色特征,他是把父亲偶像化,而不是作为潜意识里的暗恋对象,这样一来,则在一个母强父弱的家庭里头,男孩子会因为寻求上述补偿而去固恋有父亲味道的男人,就是说不过去的事情,父亲是不应该带有性的暗示意味的,男孩子要寻求这种补偿,也完全可以通过结识一位带有父亲意味的男性尊长、受到他的关怀器重、且不带任何性欲启蒙地加以实现。至于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母亲过于强势,甚至取代了父亲的部分和全部职能,可能会使男孩子过度受到其气质的影响,也可能会使女孩子过度受到其气质的影响;但由于第五节那种异性密切效应的存在,所以,父母亲对于男孩和对于女孩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男孩以父亲为偶像完成自我角色定型并从母亲那里感受到异性的魅力,女孩则反过来 —— 不过,母亲如果过于强势,给男孩子造成的影响是否就是女性化、阴柔,给女孩子造成的影响是否就是成为女强人从而阳刚,却并没有可以客观衡量的标准,一些概念彼此有着微妙的区别而不可作笼统的替换(如女强人和阳刚,温柔和娘),性别气质和性倾向不是一回事,纵然按照这个推论,男孩和女孩的异性恋通道,也都依旧没有被堵死。(像这里的个案二,出生在父亲缺位的家庭里的女生,即便倾向于和人高马大的男性化女生交往,她自己的性别角色意识和气质还是没有改变,推论出问题了)何况,母强型的家庭存在未必就少,但是否同性恋者就一定出自这种家庭,却是需要谨慎立论的事儿。所以弄到后来就连作者也说上述因素不足以认定为同性取向的主要成因,口气里包含了不确定,也为自己留了余地,严格地说甚至等于把话收回去了。

第八节,由于爱情受挫等原因导致的异性恐惧症,赶时髦,社会分工和性别角色,以及,经济因素。从后面往前面看,经济地位,所谓逃避男性责任,这个和男性女性化以及弗洛伊德的一些学说是有关系的,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见过异性恋男子因为无法接近女性而被迫采取同性泄欲的方法,但他们仍然是异性恋,和同性恋有着本质的区别,此外,社会底层也存在着很多实实在在的同性恋,他们的性倾向和他们的经济地位无关,还有大量的无法娶妻的异性恋光棍就是宁可意淫手淫或者饥渴而死,也不会去动男人的脑筋。社会分工和性别角色,这个吸取了酷儿理论等后现代解构主义的观点,但这个只是一种宏观观察,不能具体到微观定性,性别角色也不同于性倾向。时髦,耽美,腐,这个里面带有性别颠倒的元素,也有对性倾向出于不理解而导致的禁果魅惑效应,性少数人群由于长期受到压抑,其内部一些类型的亚文化得到不正常的富营养化发展,一旦反弹,势必堤坝决口一泻无余,从道理上来说,的确不应该过度提倡,但现状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只有把现实社会政治运动(反歧视,平权)和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相结合,才能在社区和社会范围内大规模祛魅,从而还 LGBT 以本来面目。和同性恋相联系,其中的性别颠倒要素宜作排除,剩下的,人的性倾向还是一个稳定的、持久的属性,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心中有数,“假同性恋”这种风靡一时的假象,不管从个体来说,还是从社会来说,都不可能盛行太久,理性和包容,才是唯一的解药。至于因为不快的异性性经历而导致的恐惧排斥,首先,这种情况,属于相对小概率,绝大多数的同性恋者都是自发而自觉地走上他们不得不走的道路的,其次,性倾向和感情亲疏要作区分,很多异性恐惧者在仿佛遭遇到厌恶疗法之后,从同性那里寻求宽慰,甚至发生性行为,但这只是一种弥补感情创伤、寻找暂时安慰的途径,同性恋倾向未必就是由这种类型的感情亲密引起的,反之这种类型的感情亲密倒有可能成为先天存在着的同性倾向的诱发因素。

第九节,这篇文章东抄西抄,弄到后来可谓数典忘祖,说了美国精神病学会,就不说中国的 CCMD3 及其正确解释。因为同性恋而出现自我身心不和谐,和因为同性性行为而出现自我身心不和谐,是不可混为一谈的,前者只有在当事人本人强烈要求、被严格告知往往要出现的不良预后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可以由具备行医资质的精神科医师为其尝试个别性的、不作推广和提倡的所谓“治疗”,“治疗”不成功,立马进行自我接纳之新型辅导,而后者则不一定要针对性倾向下某种功夫。毫不迟疑地说要对某某个案的当事人实施治疗云云,是很不谨慎、也很不负责任的态度。说同性恋中间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青春期性认同障碍,这个一可能混淆了同性恋以及与之相似但有着本质区别的一些情形,二没有数据证明而纯属臆测,三对于这个人群的有色眼镜,始终未能摘除。下面的同性恋倾向青少年要及时干预云云,首先,性倾向和上述似是而非的情形,要严格地加以区别,二,同样是基因说和去病理化,对成人同性恋和对青少年同性恋,不应该有所区分,三,即便就是青春期同性依恋阶段的青少年,目前认为比较好的方法也是顺其自然、不加强调,免得自贴标签、自我否定或者反过来出于叛逆而效仿。少数性倾向本身没有必要污名化,性倾向属于人生成长之难以规划的一步,这是由其矛盾特殊性决定的,要给当事人留有充分的调试余地,而避免制造紧张、对立情绪。性倾向作为一种稳定、持续的特征,它是以先天内因为根据而必然地通过后天条件的触发最终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纯粹后天的同性恋,把同性恋分“先天”、“后天”者,不是没有明白这其中的机理,就是混淆了一些类似的情况。因为社会压力而和异性结婚生子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并不能据以评定一个人性倾向是否改变,同性恋、双性恋和异性恋是基于一个人一生而作的定性分类,没有从同性恋转变为双性恋的道理,性倾向和感情也要作个区分。英国学者霭理士《性心理学》里甚至提到过通过女性的阴道手淫以意淫男人的 GAY 的例子,也提到过某个男人接受了一个女孩是因为其长得像男童,这一类人,和这里的这位接受阴柔型男生的同性恋女生一样,性倾向还是不折不扣的同性恋。少数性倾向并不必然伴随内心性别角色的转换。

现在的人都有同性恋向,男人喜欢春哥,女人也喜欢……

“都”字千万不能乱用。

从小缺少父爱的飘过~~~~~~~~~

我还从小缺少母爱呢。

(我是说真的,这种事上我不开玩笑)

好吧, 我也没有开玩笑~然后我现在对家庭之类的东西完全没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