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这新闻靠谱嘛?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假性异性恋”?
原文如下:
周末的下午,“阳关热线”设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办公室刚开门,五六位市民便迫不及待地走了进来,其中4人神色凝重,另外一名年轻的女子,低着头,披肩的长发盖住了脸,脚步略显疲乏、拖沓,她被这行人保护着、督促着带进了办公室。 该女子名叫小妍(化名),今年26岁,陪她来的是她的母亲陈姨、丈夫小张和她的姑妈及弟弟。结婚不久的小妍突然对家人称自己“喜欢女人”,“和她在一起3年了”,并说自己“不想再这样过下去”。她的家人希望她接受心理辅导,让她的爱回“家”。 晚上总拒绝夫妻生活 2010年7月,33岁的小张和25岁的小妍经人介绍相互认识。今年的3月份,两人结婚了。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像小张想的那样,他始终感受不到小妍的热情和新婚的甜蜜。每天晚上,小妍不是说自己肚子疼就是说太累、太困,而把小张“拒之千里”。小张以为,小妍性格比较内向,可能是身体真的不舒服或者暂时还“放不开”,他并没有想太多。 小妍的姑妈告诉记者,小时候的小妍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女孩,性格并不内向,但自从上了初中后,好像变了一个人。小妍的弟弟说,小妍上初中后,开始追星,房间里贴满了明星海报,每天在家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上网。小妍和家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也变得很少出门。但在弟弟的印象中,姐姐只是追星族中的一员,不太爱说话而已,并没有和别人不一样。 意外出走实“蓄谋已久” 让小张感到小妍变化明显是从今年7月份开始的。小妍每天早早地去上班,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10点多才回家。难得在家的时候,小妍也是没日没夜地上网,有时候熬到凌晨三四点,小张劝她睡觉,她还很不耐烦。小妍越来越不愿意和小张说话,不管是小张好心劝她不要熬夜,还是想和她探讨未来的发展、生活的规划等等,小妍都显得很烦躁,不愿意和小张交流。 10月12日,小妍像往常一样去上班,但没过多久,小张便收到了小妍的短信。短信中,小妍说自己实在没办法对小张产生感情,让他再找一个愿意和他生孩子的女人结婚。虽然,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但小妍的短信还是让小张感到愕然。不过,小张仍然认为,小妍就是闹闹小孩子脾气,晚上回来好好哄哄她就行。那天晚上,小张没有等到小妍回家。 当天,小妍还打电话给陈姨说自己在外面,不回家了。任陈姨怎么劝说,小妍都不说自己在哪。小妍还给她的弟弟发了短信:“我已经跟我的女人在一起了……理不理解我没办法。” 小妍的出走让她的家人心急如焚,不管她的家人通过短信怎么劝说她,她都不回家。这时候的小张才发现,小妍平时穿的衣服、常用的化妆品都不见了。小张这才想起来,他最近老觉得衣橱越来越空,化妆台上的东西也少了。他后悔自己的粗心大意,没有及时发现小妍出走的迹象。这个时候,小张才知道,小妍的出走是“蓄谋已久”的,她的“反常”是有原因的。 家人送其接受心理辅导 10月24日晚上,小妍自己回到了娘家。陈姨把小妍的手机充电器悄悄藏了起来并禁止了她外出。小妍在家里如坐针毡,三番五次地想逃跑,但都被及时发现,“追”了回来。 10月28日,小张接到“那个女人”的电话,她在电话里显得理直气壮,她跟小张说,小妍喜欢的是女人,不是男人,这是他无法改变的,让他不要再做无用功。 尽管如此,小妍的家人还是想尽办法要帮助小妍走上“正轨”。小张联系了“阳光热线”,希望通过心理诊疗,让自己的妻子“回心转意”。29日,小妍在家人的陪伴下走进了“阳光热线”。 专家称属“假性同性恋” 29日下午,小妍在办公室里和心理老师聊了起来,他的家人在外面耐心地等待着。2个多小时后,小妍走了出来,眉目间开朗了许多。心理专家告诉记者,通过谈话,小妍的态度有了好转,小妍认识到父母的用心良苦,知道丈夫的容忍,说自己“对不起他”。 心理专家认为,小妍属于“假性同性恋”,她并不是这段同性恋关系中的主导方,她很可能只是找错了内心苦闷的倾诉对象。在小妍的青春期时代,上不了大学便入厂打工可能对她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当时没有人及时开导她,加上她自身又比较内向,没有找人倾诉。而在那个关键时刻,出现的可依赖、可倾诉的对象是女性,这很可能是她情感“迷路”的开始。 走出阳光热线,小张始终紧紧跟随在小妍身后。他告诉记者,他不会放弃自己的妻子,他会像老师说的那样,尽可能地呵护她,关爱她,多给她营造一些浪漫,让她的爱慢慢回“家”。(记者 陈晓敏)原文链接:http://shantou.house.sina.com.cn/news/2011-10-31/1056162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