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乍泄-百部同志电影全记录(zz from sina)

浩浩荡荡,迷迷糊糊,电影走过了111年的历史。这是一个不错的数字,这段历史中间,有大师供我们顶礼膜拜,有明星供我们生殖崇拜,更有很多朴素、可爱的电影让我们难以忘怀。

所以,这本书首先的立足点,是关于电影——这个空前放肆的窥淫工具,这个无与伦比的造梦工厂;然而,电影前面,加了个定语,叫做“酷儿”,说得朴素、狭窄一些,就是“同性恋”,说得体面、优雅一些,就是“同性爱”,说得直接、繁琐一些,就是,男人爱男人,女人爱女人……噢,这样一个在大众看来并不高尚的群体,倘若跟同样龌龊的电影,结合在一起,可也算是情投意合。

当同性恋出现在电影中的时候,“遭来一些嘲笑,一些同情,甚至一些恐惧”,这是维托·罗素的说法,也是罗伯·爱泼斯坦、杰弗里·弗里德曼的说法。维托·罗素把电影胶片比作“赛璐璐衣柜”,同性恋在这个“衣柜”里,开一个门缝用眼睛四下张望,然后伸出一只手,探出一只脚……这个出柜的过程是艰难的,不亚于一位背负着家庭、婚姻、爱情,诸多方面压力的中年男人。

于是我们看见了:1919年,《与众不同》在“同性恋伊甸园”柏林上映,这被认为是第一部以同性恋为主题的电影;1950年,热内开始了他的实验电影,在欧洲大地上,同性恋电影大师们像播种一样井然有序的成长起来:维斯康蒂、帕索里尼、法斯宾德、阿尔莫多瓦、贾曼;1951年开始,田纳西·威廉斯关于同性恋的戏剧被搬上银幕:《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好莱坞的体制中,同样培养出来一大批有同性恋倾向的电影人:伊利亚·卡赞、约翰·施莱辛格、马龙·白兰度、加里·格兰特、詹姆斯·迪恩,他们有时候在电影里“出柜”一下,但是更多时候在演绎着异性恋的生活;1968年,《乐队小伙子》登上大银幕,随后的1969年,《午夜牛郎》上映,并作为一部X级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 1977年,第一届旧金山国际同性恋电影节举行,1992年,柏林电影节正式设立了“泰迪熊”单元,鼓励同性恋电影的创作;1980年,同性恋组织抗议《巡航》的上映,他们为荣誉而战;1992年,《新酷儿电影》一文发表在权威杂志《视与听》上,这时候,美国的大地上已经诞生了格雷格·阿拉基、格斯·范·桑特这样的新锐而又成熟的导演,《费城故事》感动美利坚,罗伯·爱泼斯坦和杰弗里·弗里德曼致力于纪录片的创作,弗朗索瓦·欧容的才华展露,伊藤·福克斯与亲密爱人合作,关锦鹏出柜,日本同性恋漫画大量改编电影,崔子恩玩DV……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目睹了同性恋题材走入主流电影,或是找到了自己另外的位置。

7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断背山》大热,《卡波特》、《穿越美国》的主演也成为焦点。如今的世界各大电影节上,如果少了几部有分量的同性恋题材的影片,那可真让人感到落伍,连时髦都赶不上。这本书里收录的影片,大都揣个“金XX”或者“银XX”在怀里。在市场方面,又有一批带着同性恋情节的影片,非常争气的把观众的钞票大把搜刮:仅1999年,就有《男孩别哭》、《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天才雷普利》三部卖座的同性恋题材电影。我们没有弹冠相庆,这是同性恋题材在电影界应有的地位和结果,这个族群不自觉的展露了自己的优越性。

从王尔德的创作时期,我们就看到唯美主义与同性恋艺术家的近亲关系。欧洲大师们下意识的沿袭了这种倾向,《魂断威尼斯》中沉缓的镜头语言;《索多玛的120天》放肆的刺激观众的神经;《水手奎莱尔》中抽象的美术设计;《英格兰末日》、《花园》、《蓝色》则完全抛弃了电影约定俗成的规矩。这种放肆,点缀在世界电影史的叛逆与挑衅中,尤其的显眼,他们也为电影语言的实验、创新,做出了贡献,而这些艺术家,也是可以与米开朗琪罗、柴可夫斯基、福斯特比肩的。

女性主义,在某些方面也是同性恋电影的理论根据。一些女同性恋电影中,伴随着女主人公对于同性爱的选择的,是这个女性对于男性家长的反抗。另一方面,女性不再甘为男性的窥淫对象,一些电影自觉的与男异性恋观众划清界线。

好莱坞类型电影中,很早就出现了同性恋角色,可是他们往往被表现得隐晦、隐晦、再隐晦。因为审查、宗教,各方面因素,“见不得人”的同性恋得上了失语症。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虽然被改编,但是往往其中的同性恋情节被削弱;有的电影翻拍了之后才有机会表现同性恋情节,例如本书中收录的《双姝怨》;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有同性恋倾向,到了传记片中,就基本上缺失了他们的爱情线索:《宾虚》、《阿拉伯的劳伦斯》,直到最近的《亚历山大大帝》,也都只是蜻蜓点水;一些影片不经意间,把同性恋和犯罪、教唆结合在一起:《夺魂索》、《男仆》。可是,渐渐由于酷儿理论的兴起,大众的接受使得正面表现同性恋的电影类型化,类型电影中表现的同性恋正面化,最好的证据就是78届奥斯卡颁奖礼上的那三部影片吧。这些电影的矛盾往往纠结在同性恋上面,他们的性取向与家庭、社会、宗教发生矛盾,最终又完成了救赎。同性恋在电影中并不是一种类型,而是一种题材,但是随着创作的积累,正渐渐发展成一种类型。它的兴起、衰落,也都折射着社会文明的进程。

90年代“酷儿理论”的诞生,伴随的,是“新酷儿电影”的说法。发轫于独立制片,“新酷儿电影”渐渐走入主流市场。这些电影往往由于导演本身的性取向,从来没有把“同性恋”这个问题当作问题,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一个“酷儿”的超然观点摆放在观众的面前。笔者觉得,较之类型电影中的同性恋表现,这倒又是一种进步。这种多样性意识的观点,也必然影响着观众。

这本书做不到什么理论水平,权且是电影的罗列介绍。笔者试图从世界范围内,寻找、挑选有价值的同性恋影片,结合观众的口味,把它们呈现在读者面前,形成资料的收藏和精品的鉴赏。为了让条理更加清晰,笔者还根据影片的特性,将他们划分在若干单元中。在评论的撰写中,尽量做到客观的电影观点,又把握同性恋特有的视角,“颠覆”和“认同”,是这本书的两个关键词。笔者还为每部影片拙劣地评判了一个“认同指数”,来说明同性恋题材,对于这部影片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无辜的噱头,一个不经意的设计,一个不可获缺的情节,甚至或是这部影片的全部生命。

《春光乍泄:百部同志电影全记录》,北方文艺出版社,作者:范坡坡。第三极、万圣书园等各大书店均有售,卓越当当亦可购买。

1楼是该书的导言,不知道有没有人会买来钻研。我必须承认我非常地孤陋寡闻,90%提及的电影听也没听说过。

90%.........太多了点吧,你这个gay咋当的

希望有更多人了解我们,了解事实,唉,只不过估计偶父母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昨天在深圳的书店翻过这本书,电影大部分看过,这书就一同志电影简介,没什么特别值得去研究的方面.没买,倒是买了一本崔子恩的<光影记忆>.薄薄的但是还是值得一看.如今书店里值得一看的新书太少了.

我看过的同性恋题材电影估计4部…:em_04:

第一部:《蓝宇》,高三暑假跟一个MM一起看。

第二部:《十七岁的天空》,自己一个人在寝室里看,是在看完《孽子》后看的。

第三部&第四部:《不后悔》&《???》(台湾同期上映的一部,忘记名字了),在同学家寄宿时看的。

《盛夏光年》吧....

ps:在同学家借宿也看同志电影啊,牛的

估计是个嘎同学,哈

是滴,就那天那位

那天哪位啊?偶除了注意你,其它的都无视了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