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给小茶杯的信

12956

(路标2007-09-15 19:37:52

亲爱的小茶杯:

12956,这是一个密码。

直到坐进去郊外的公交车,我还是不停的嘱咐自己,无论如何,不要流眼泪,不要把软弱表现得那样廉价,特别是在四年后的今天,特别是在这个本来应该欢乐的日子。

要去的这个寺院,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要去拜祭的这个人,诞生于1956年9月12日。

秋日的午后,宁静而且绵延,没有风,阳光暖暖的照下来,生长了上百年的树木呼吸着,我的脚步轻轻的。

寺院的四面在维修,水泥工人带着一身泥浆穿梭在围墙内外,偶有进香的善男信女,满脸虔诚,双手合十,顶礼膜拜,嘴里念念有词,说着人生的琐事。

大殿右侧,地藏殿,红柱平房里,立着几千牌位。我们要拜祭的,就是其中一位。

终于找到那个牌位的时候,我们有一点吃惊。我的同伴,这个有着温暖微笑的男生,默默的指着地上的十几束花,又微笑了。我蹲下来,看着这一捧捧白玫瑰,也微笑了。大家仍旧记得,这个有着绝世容颜的人,虽然身受万千宠爱,还是钟情于白玫瑰。

我把自己的那支白玫瑰放到白色的花丛里,我们来看你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没有说太多话,只是仰着脸看着那张熟悉的照片上的那个熟悉的影像。眉目如画,气质如兰,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人。

我的同伴轻轻的叹息,歪着头,眼睛离不开那张照片。我靠近他一点,给他一个微笑。

耳边还是诵经声,眼睛还是没有办法移开。

突然一阵喧闹,来了三个打扮入时的女生,朝我们微微笑着,把手中的花放到地上。

“我们出去走走吧。”我指了指那些女生。

等到再次回到地藏殿,站在花丛边的已经是一个妈妈了。她默默地翻看着留言本,写着自己的留言。看到我们,微笑着点了点头,退到边上,把空间让给我们。

一个小时后,我们离开了。带着一点幸福,带着一点惆张,带着一点了然。

又一个小时后,我们道再见了。“给我发短信。”我看着微笑着的同伴,没有把下半句话说完。他始终微笑着,朝我用力的挥手。

亲爱的,这是我第一次鼓起勇气去面对这个事实,那个让我相信世界是美丽的人已经离开了。他选择自己结束人生,主动地与这个被他深深影响的世界划清了界限。他勇敢地把厄运与流言踩在脚下,却在世界渐渐习惯他的时候选择了离开。

我们这一代人与他错过了。

在他最辉煌的时候,我们才刚来到这个世界。在他决定退出是非的时候,我们经历了学龄前快乐的时光。在他决定重新复出的时候,我们开始背起书包上学。甚至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仍旧不是很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等到现在,我们深深叹息。

那些年纪稍长的人,还记得他惊世骇俗红色高跟鞋,倾国倾城的胭脂水袖,还有,还有他性感迷人的嗓音。年纪再长一点的,还可以回忆出他干净爽朗的笑声,挥汗如雨的劲舞,还有,还有他率性不羁的短发。年纪再长一点的人,就可以津津乐道他出道时的艰辛与他的奋力拼搏了。我们只能守着他们的记忆,凭着留下来的那些歌,那些电影,那些图片,拼出一个不那么完整的他来。

我们真可怜啊。

谁会想到这样的错过竟然是永远的裂痕。

谁会想到这样一个错过的人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这样大的影响。

比我们再晚出生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幸运的。一方面,他们不会像我们这样辛苦,要花一生的时间,苦苦拼凑那个永远错过了的人,无论多么让人痛苦,都会不自觉地记得那个人。他们豁免了要遭受这种痛苦的命运。另一方面,他们不会像我们这样,因为这个绝世无双的人,发现世界是美丽的,人生是值得享受的,那些亘古不变的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德与价值是存在的。他们失去了拥抱世界,心怀希望的绝好机会。

亲爱的,我以前读过这样一首唐诗,来自不知名的作者。它的开头四句是这样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现在读来,竟然满心悲凉。

茶杯啊,我写下这个博客的第一个字的时候,就已经下定决心,如果我们都没有办法活在自欺欺人与相互折磨中的话,如果等到明年你生日我们都还是没有办法接受别人的话,我要把这个博客送给你。

亲爱的,我们生在同一年,为什么要人为的制造遗憾呢?

我明白自己没有办法抵抗这个世界,我也不能保证天长地久,可是,茶杯啊,我爱你,我不想在人生走到尽头的时候,因为回忆起没有跟你在一起而悔恨离开,我不想不经过尝试就放弃幸福。

以前的我以为,只要放手,让你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去,你就会幸福,像一般人一样,拥有平凡的但是满满的幸福。现在的我还是认为你应该得到幸福,但是我想,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试试看创造幸福。我没有力量承诺要给你幸福,这样的承诺,即使我许了,你恐怕也会担心。我只是想,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一起努力。

我们不要错过了。

茶杯啊,12956,这是一个密码。让我深深叹息,但是给我无限力量的密码。

世界地图之二,美国(麦子的故事)

(各种时态的朋友们2007-09-28 18:11:47

亲爱的小茶杯:

如果不是因为麦子,恐怕你很难在这些信中看到这个国家的名字。美国,年轻,野心勃勃,让人招架不住。我这样的人,从来没有想过要在风口浪尖生活,也就对于这个永远制造波浪的国家没有兴趣。但是,麦子实在是一个太迷人的女生,在我的朋友中,甚至在我接触的人群中,没有谁像她这样,不断被我干扰的同时,却又不知不觉深深的影响着我。

因为这个迷人的女生,美国这样的国家似乎也一下子变得光彩夺目起来。我们来讲麦子的故事:

你一定对麦子还有印象的,无论是她灿烂的笑容,还是她带点深褐的双眸都让人很难将她从记忆里挖出去。更何况,她是那样认真优秀的人,专注的侧面闪闪发亮。

茶杯啊,我到现在都还很清晰地记得,在宿舍与教室中间的空地上,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我把你介绍给麦子。那恐怕是你第一次见到麦子吧。你们都很拘谨的笑着,匆匆打了招呼就分开了,奔向不同的教室。对你来说,麦子是陌生人里的熟人,因为我的关系,对麦子来说,你是朋友圈之外朋友,也是因为我的关系。我当时就想,如果我们只能在一起三个月,至少,至少在我还能牵你手的时候我要让你们见面。

亲爱的,其实一开始认识麦子,并没有很关注她。我第一次很认真的对她讲话是因为一件不大不小的绯闻,绯闻的男主角是我的老同学。我很认真的劝她放弃这段在我看来有些荒谬的爱情,因为我的这个老同学实在不是那么合格的情人。亲爱的,那时我没有遇见你,还是生活在狭窄的自以为是的轨道里,对于这样的爱情没有办法祝福。我劝得很辛苦,麦子没有放弃。她愿意怀抱着宽容的心去面对爱情,宽容所爱的人,也宽容自己。

我不知道他们的爱情到底经历了多少甜蜜与曲折,但是,麦子从头到尾都没有抱怨与后悔过。她勇敢地接受爱情,用心经营,然后,从中得到最大的幸福感。我很羡慕她的勇敢与宽容,尤其是在面对爱情的时候。这种真诚地对待所爱的人也真诚地对待自己的态度,就是我从她身上看到的第一个闪光点。

麦子很喜欢笑,她的笑容给人温暖的感觉,嘴角微扬的时候,小小的酒窝就出现了。她的笑容是可以传递的,只要她笑着,身边的人就会不由自主微笑起来,真是有魔力的笑容啊!她的笑容永远都是真诚的,善意的。那种虚伪的,没有办法到达眼底的笑容从来没有出现过,她那么漂亮的眼睛总是盛满温暖的笑意的。

我曾经在黑夜里观察过她微笑的眼睛,灯光圈住她的双眸,亮得让人发呆,一闪一闪都是真诚。我享受跟她讲话的时候,她的眼睛注视着我,专注,耐心,满含关怀。她天生悲悯,愿意用微笑与眼神拥抱那些需要温暖的人,不止一次,我心安理得的享受她的笑容,从她的眼神中得到力量。

麦子有很好听的声音,是广播台的大将。我喜欢她的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有一点点陌生,又有一点点神秘,伴随着轻缓的音乐,慢慢流到听众耳朵里。晚饭后,自修前,忙里偷闲的时候,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听着麦子的声音弥漫到空气里,是一种享受。她的声音不甜,没有播音员的字正腔圆,但是,干净没有杂质,暖暖的,软软的,带着南方的吴侬口音,紧紧的拥抱每一个人。我早就记不得广播的内容了,想来高中的广播恐怕也没有太多值得记忆的内容,但是,那种秋天午后的阳光一般的温暖让人痴迷。

到了大学,她仍旧在广播台播音,我总是在轮到她播音的那一天走到西区草坪上,独自一人,面对湖水。声音仍旧是麦子的声音,但是高中时那种纯粹的温暖却没有了,可能是大学里广播台的节目模式,可能是新工作团队的新理念,反正那种让人愿意安静的坐着,痴迷在声音中的温暖变得少了。听了几次,我也就不再执著。心想每个人都是要变的,叹息几声,却还是为她可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会相约在田径场上散步,一边慢慢地走,一边慢慢的聊。聊得多了,才发现麦子没有变,她只是把那种最纯粹的温暖留给了高中,到了大学,她似乎更愿意融合到新的文化中去。而大学的文化从来都不是那么温暖,大学是碰撞出火花的地方,是离心力渐强的地方,大学没有温暖的土壤。于是,麦子将这种温暖保留给了身边的朋友。我们一次次绕着田径场从黄昏走到黑夜,在那些散步中,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那种温暖,越是天黑风疾,她的声音越是让人痴迷。

麦子那种积极主动融入新环境的态度是将她从一大堆人中标示出来的真正的原因。她总是在需要的时候主动调整自己,而不是被迫适应新环境。这样的主动需要很好的自我心理建设,麦子比一般人更懂得给自己进行这样的建设,于是,相较于手忙脚乱,焦头烂额的被动者,麦子更让人放心。她能够平和的面对变化,平和的作出反应,平和的跟这个世界相处。这些在任何人看来都是珍贵的品质,麦子,浑然天成的拥有了。

正是因为这样,当她告诉我想去美国念研究生的时候,我几乎没有考虑就支持她了。我想,我所有的朋友中,如果有谁能够到了新环境快速融入并且从中吸收能量的话,那个人就是麦子。她能够跟这个世界好好相处。

小茶杯,我认识的人里,比麦子有理想的多的是,其中不乏异想天开者,但是,真正愿意为了理想而放弃现有环境去面对新环境的人不多,而真正面对了新环境而不抱怨的人几乎没有,麦子将新环境看作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目标,适应了新的环境,在她看来并不是万事大吉的最终结果,而是通向更高目标的过程。在新环境中游刃有余并不是她追求的,她希望通过在新环境中游刃有余实现那个促使她进入新环境的理想。因为没有抛弃理想,充满力量的麦子很迷人。

现在的麦子,放弃了安稳的,令人羡慕的生活,为了理想奋斗着。不止一次,我从她身上看到那种为了追逐梦想而与残酷现实激烈碰撞的火花,这些火花照亮了她深褐色的眼睛。她比我坚定太多,她懂得放弃与获得的博弈论,一旦选择了,就奋不顾身的去追求。可能会伤痕累累,但是不断验证着生命的存在。

不久以前,她从德国回来后,我匆匆赶去和她见面。我坐在树荫下等她的时候,被太阳烘烤的微微发热的风吹过来,我突然有种目眩神迷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几年前和她并排坐着的时候,她目光坚定,嘴角含笑。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她已经向我小跑过来了,带着记忆中一样的眼神,一样的微笑。真好!

小茶杯啊,麦子要去的那个国家,虽然专横跋扈,趾高气扬,充满野心,但是,就是那个国家,用宽容的心接纳了各种各样的人,给他们实现理想的土壤。那个国家的人仍旧愿意相信爱,正义,公平这些看上去虚无缥缈的名词,仍旧愿意花大把的钱把探测器送到火星上去,他们天真,但是实实在在的热爱生命。

那个国家曾经受制于人,现在变得喜欢干涉别人;那个国家曾经被先进的欧洲鄙视,现在变得有些自大。

也还是那个国家,出现了《独立宣言》,实践了三权分立,建立了完善的复杂的司法系统。也还是那个国家,维系了世界上仅次于英国的历史最悠久的政府,建立了国家森林公园,创造了经济发展的神话。也还是那个国家,出现了让人痴迷的好莱坞,诞生了梦幻的迪斯尼,孕育了醉人的百老汇。

茶杯啊,这样看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国家啊。当然,前提是,要去的那个人是麦子。

出现一个好心人之后

(各种时态的朋友们2007-10-01 18:18:06

亲爱的小茶杯:

搬到这个偏僻的校区已经两天,今天去散步的时候,看到了一棵桂花树,它舒舒服服的呼吸着,对每一个愿意停下来的人微笑着。真是谢谢你的笑容,请继续这样生长吧。我摸摸它的树干,也对它微笑了。它的同类们生长在公路边,花园里,院子中,享受着人类的照顾与赞美,它却平静的生长在这个偏僻的,人烟稀少的校园里,也许等到秋天过了,叶枯花谢了,都没有人会在意它,它却这样坦然地舒展地生长着,一点也不肯放弃开花的机会,对每一个停留的人发出温暖的微笑,这样的桂花树,真是迷人。

小茶杯啊,前几天,一个好心人辗转透过朋友联系到我,她看到了这些我写给你的信,想跟我聊聊天。我真是受宠若惊,因为这些信是给你的,从一开始写的时候就没有想要把它们变成大众消费品,我把你的照片放在桌上,每一个字都是对你说的。有了这样的一个好心人,对我来说,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好像是突然被善良温暖的人拥抱了一样。

在这个好心人出现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可以跟这棵桂花树一样,默默的,努力的开花,也许有一天你看到了这些信,也许你永远都看不到它们。当初打算写这些信的时候,就做好了承受没有回信的准备。尽管是这样,每一次写完以后还是会满心期待,想象着你如果看到这些句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期待着,想象着,换来的却是沉默,这样的心情,虽然早有准备,还是让人万分沮丧。明明是自己的选择,但真正实践起来,还是让我感觉超出负担范围。对着冷冰冰的电脑屏幕,就算满心爱慕,也没有办法顺畅的表达出来。

身边的朋友知道这些信的存在的,不到十个。知道是写给你的,只有四个。他们关心我的状态,坚持看这些文字。而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不认识你,甚至不认识我。她直截了当的对我说喜欢这些信,毫不犹豫的温暖我。真是好感谢她。亲爱的,那棵桂花树这么宽容,愿意默默承担起所有生命的重量,没有抱怨,没有感伤,对着每一个停留的人微笑,它真是了不起。我没有那么坦然。所以,尽管这个好心人不是你,尽管你还是没有能够看到这些信,尽管她甚至都不知道我们的故事,她的鼓励还是温暖了我。

这个好心人的出现让我认识到可能早就明白但是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我没有办法独自承担所有的重量。尽管感到愧疚,我还是要承认这样的事情。可是,小茶杯啊,赤裸裸地跟这个事实面对面以后,接下来要怎么办呢?

天堂电影院

(电池们2007-10-03 22:40:18

亲爱的小茶杯:

《天堂电影院》,意大利导演吉塞佩.托那托雷(Giuseppe Tornatore)的代表作,充满了怀旧味道。破旧的街道,空中的尘埃,灰扑扑的小镇居民,闪亮的眼神,还有承载了梦想与欢乐的天堂电影院。

这样的电影似乎是一部集体自传,不管成年以后有没有从事电影工作,每一个有着光影童年的人都会在看这部电影时悄悄微笑。

亲爱的,在我很小的时候,家就住在小镇上的电影院对面。那个时候的家,小的只有一间房子,就在一个类似于四合院的混居区里,邻居们都熟到不用锁门,串门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

家对面的电影院不是我这样的小孩子可以进去的,在那个看电影需要排长队的年代,我这样的小孩子显然不在售票员的关系网里。我之所以能够去看电影,是因为看门检票的爷爷是邻居之一,主动承担了放水的责任。于是,学龄前的我,人还没有椅子高,享受着小镇上人人羡慕的特权,无限制的看免费电影。

每到吃饭的时候,大人们就开始在黑暗的放映厅里寻找我,妈妈与邻居大婶一边端着饭碗,一边恨恨地埋怨看门爷爷。等到终于在艰难中找到我,电影也散场了,灯也亮了。在电影院里吃完饭,妈妈带着碗离开以后,我又开始寻找下一个观赏的好位置了。妈妈的纵容很大程度上是无可奈何的结果,她与爸爸都是年轻力壮,正是工作繁忙,少有休息的时候,我这么小的孩子,除了大家帮忙带,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安顿了。于是,学龄前的那几年,我是在电影院里度过的。

现在的我已经记不得到底在那个小电影院里看过哪些电影了,那个时候的我太小了,恐怕没有办法看懂任何一部电影。很多时候,在黑暗的电影院里歪在椅子上睡着了,等到醒来,已经是在妈妈怀里了。没有哪个大人有兴趣问我电影的事情,大人们都好忙,没有时间关心银幕里的人是怎么生活的。我也没有办法理解银幕里的那些大人们,我只是喜欢在灯亮的时候仔细挑选最佳的观赏位置,兴奋的等待灯灭,银幕亮起来。

我喜欢坐在我周围的来看电影的大人们,他们目不转睛的盯着长方形的银幕,光在他们的眼睛里开出了花。看到精彩的地方,小小的电影院里就都是啜泣声,鼓掌声,欢笑声,叹息声。每一个人都那么认真的看着,仿佛银幕里的人生就是自己的。嗑瓜子的手停在嘴边,捂住眼睛的双手有着裂缝,被欢呼声吓醒后的茫然的脸,不知不觉紧紧握住的拳头,忽明忽暗的电影院里上演着无与伦比的剧情片。

直到小学的时候搬家,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电影有这么大的魅力,吸引着那么多的人为长方形银幕里的陌生人痛哭欢笑,我只是享受被人们包围的感觉,随着周围的人一起大哭大笑,所有的观众仿佛在一个黑暗的神秘的陌生又熟悉的空间里心照不宣的分享着惊人的秘密,来自于电影的秘密。这种感觉让我深深的着迷,一直伴随着我直到今天。

现在的我已经开始慢慢欣赏电影本身了,懂得要珍惜好电影,慢慢咀嚼,反复品味,轻轻微笑。但是,我还是喜欢电影带来的那种团结感:在黑暗中将陌生的,萍水相逢的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分享快乐,一起承担痛苦,同时欢呼,同时叹息,好像是几十年的老朋友,好像是志同道合的伙伴。

佛说,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像这样坐在一起被电影紧紧地联系着,不知道要几千几万次的目光流转,这样想想,真是不容易。一旦在自己喜欢的电影院里看着自己喜欢的电影,突然发现身边的人就是上次遇到的那个,会心微笑之余,心里暖暖的,即使不交谈,也不会感到尴尬,即使放映厅里只有寥寥几人,也不会感到孤单。电影的世界里,相逢比寻找更让人珍惜。

茶杯啊,有了电视机与DVD之后,很少有人愿意花钱去看电影了,即使是商业大片上档,电影院的经理也要煞费苦心的宣传。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课业禁锢了,青年人选择了酒吧与KTV,中年人忙着加班带孩子,老年人不愿意放弃床边的电视剧,小镇上的电影院在我念初中的时候被关闭了,取而代之的,是电玩与舞厅。电影这种几乎没有太大刺激的娱乐活动,已经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躁动的社会了。我每一次回到小镇上,都会到电影院的旧址去看看,走进原来的放映厅,回想着一排排的木头椅子,红色的幕布,照亮灰尘的光束从高处打在银幕上,音乐响起,那是我最初的光影记忆。

在我们短暂的交往中竟然没有一起去看过电影,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我不止一次的想,如果当初我们能到厦门去,鼓浪屿的晚上一起散步去看午夜场,那是多么美丽的事情。那样我就会对你讲老电影院的故事,讲看门爷爷的故事,讲我小时候看过的不记得剧情的电影。我们终于是错过了。

茶杯啊,即使我们真的不能在一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场电影吧。只要一场就好,这样我以后每次踏入电影院,不管看的是什么片子,不管放映厅里坐着多少人,只要想到我们曾经一起看过电影,那么对我而言,每一座电影院都会是天堂电影院。

(电池们2007-10-07 13:22:00

亲爱的小茶杯:

在一个大型的选秀比赛上,又一次听到了这首歌,《追》。评审当中的一个,因为这首歌,泣不成声,久久不能恢复。因为唱这首歌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那个被万千人刻骨铭心的爱着的人选择了自己离开。恐怕没有人能够比他唱得更好了,他那性感低沉,但是无比坚定的声音。

1997年的香港风起云涌,在香港人心目中,这一年除了回归祖国之外还有一件让全港为之疯狂的事情,连开23场的张国荣跨越97演唱会。这个曾经让所有人都痴迷的人回来了,41岁,带着淡淡的鱼尾纹,眼神依旧闪亮。我没有能够赶上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1997年,还是少年不知愁的时候。但是即使是现在回头去看,跨越97演唱会仍旧是让人目眩神迷的。

《追》是23场每场必唱的曲目之一。

在发行的DVD版本中,这首歌接在《月亮代表我的心》之后。一身黑色礼服的他安静儒雅,月光一样的白色光柱从黑暗中打在他身上,映出了比星星还要闪亮的眼睛。在那段震惊所有人的告白之后,他平静的唱完了《月亮代表我的心》,深情,温柔,满心眷恋。我一直不明白,在一万四千人的演唱会上,面对无事生非的传媒,如果要表明心意,怎么会选择这样一首深情款款但是太过柔情的歌。这样的歌不适合演唱会,不适合被万千人同时聆听,这样的歌应该是在更浪漫、更柔和的环境下出现才有味道。拿它当作宣言,似乎不够分量。

茶杯啊,直到今天重新看了演唱会DVD才明白,为什么在这样的时刻他放心把所有的重量都放在《月亮代表我的心》上。因为在这首歌后,跟了《追》。演唱会上的他,目光如炬,每一个尾音都干净的收掉,他唱的很用力,仿佛要把每一字都打在人心上。他的眼睛一直看着前方,他的手势充满力度,他好像是一个逆流而上的人,浑身都充满了气势,那种“虽万千人吾往矣”的气势。

《追》的歌词里有这样的话:“谁比你重要,成功了败了也完全无重要,谁比你重要,狂风与暴雨都因你燃烧。”直白,充满力量,比起优美隐讳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来更让人震惊,更让人羡慕。没有从容与温暖,《追》有着认真思考过人生,认真衡量过生命价值后的清醒与执着,义无反顾,勇敢坚定。选择了这样一首歌的他,像战士一样。

亲爱的,只要能够在一起,即使是泰山崩于面前也可以云淡风清,只要能够在一起,即使是冰天雪地中遗失身份也可以相互拥抱着取暖,这样的爱情在我们这些外人看来充满了光芒,有种壮阔的美感。但是,真正走到了这样的爱情中,又有几分勇气能够坚持下来,保证爱情不变质?水泼到自己身上,才知道是冷的。

茶杯啊,我们呢?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就为我们的爱情设定了期限,像是怀抱着定时炸弹一样的相爱着,甜蜜着,忧虑着,惊恐着。我们都还太年轻,没有把握承诺,或者,害怕承诺,我们一方面贪恋美好的爱情,一方面恐惧爱情之外的世界,我们真是便扭。如果能够和你一起听一次《追》的话,我们会不会变得勇敢一点?会不会变得更珍惜彼此一点?

《追》

这一生也在进取,这分钟却挂念谁,我会说是唯独你不可失去
好风光似幻似虚,谁明人生乐趣,我会说为情为爱仍然是对


谁比你重要,成功了败了也完全无重要
谁比你重要,狂风与暴雨都因你燃烧
一追再追,只想追赶生命里一分一秒,原来多麽可笑,你是真正目标
一追再追,追踪一些生活最基本需要,原来早不缺少

有了你即使平凡却最重要


好光阴纵没太多,一分钟又如何,会与你共同渡过都不枉过
疯恋多错误更多,如能从新做过,我会说愿能为你提前做错
一追再追,只想追赶生命里一分一秒,原来多麽可笑,你是真正目标
一追再追,追踪一些生活最基本需要,原来早不缺少

只得你会叫我彷佛人群里最重要,有了你即使沈睡了

也在笑

银翼杀手再现

(电池们 2007-10-13 14:53:21

亲爱的小茶杯:

谨以此文献给《Blade Runner》25周年导演最终剪辑版DVD的诞生。

在我看过的电影中,很少有用自闭与邪恶塑造出来的经典,《Blade Runner》是这个类型的伟大代表。

《银翼杀手》(Blade Runner),改编自伟大的科幻小说家Philip K. Dick1968年的小说《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onic sheep?》, 诞生于1982年的科幻片。公映的时候票房惨淡。

这是一部完全依靠胶片与微缩模型展现“未来世界”的影片,但是,即使是在电脑特技已经登峰造极的今天,回头去看,它仍旧让人沉迷。

我喜欢它展现的那种绝望中隐藏着希望,痛苦又浪漫的氛围,我也喜欢它一直紧紧抓住每一个人的灵魂逼问那些无论如何都不会有答案的问题时显露的执著,它这样绝望于人性,甚至想要透过人造人来体现生命的含义,但是它又这样浪漫,竟然让猎人爱上了猎物。它在跟这个世界发脾气,发很大的脾气,把看得到的美好事物都摔得粉碎,它也很便扭,自己纠紧自己的头发不肯放手。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竟然让人心生痴迷,真是不可思议。

《银翼杀手》不像是商业意义上的科幻片,没有炫目的打斗,没有奇异的布景,更加没有让人呼吸紧张的情节,它从头到尾都是自闭的,喃喃自语,唠唠叨叨,疑神疑鬼。总是带着冷漠绝望的眼神观察这个世界,即使是浪漫的爱情,也要配上黑暗的房间与不断泄漏的惶恐。

它试图探讨的问题借着主人公Deckard说出来: “All they'd wanted were the same answers the rest of us wanted, where have I come from? Where am I going? How long have I got ? ”但是始终没有给出答案。它只是不断的强化这个问题,不断的延伸这个问题,使影片的主题一下子变成了集合体。

片中的人造人比起人类来更珍惜生命,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回到地球,通过各种途径生存下来,就是希望能够找到延续生命的办法。他们是人造的,他们理所当然的以为人类有办法延续人造人的生命,就像是汽车制造者可以延长汽车的使用年限一样,他们怀抱着活下去的希望。当Tyrell博士在惊恐中告诉Batty人造人的生命没有办法延续时,他的失望更多的带着困惑的因素:为什么创造者没有办法延长创造物的生命?人类既然狂妄的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为什么不能负责到底呢?作为生命体的人造人到底是为什么存在的?仅仅是为了被奴役的话,为什么要创造出生命来,而不单单创造机械工具就好?
当Dekard在片中第一次射杀人造人时,人类与人造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有着巨大的反差。Zhora不停的奔跑,她隐藏在人群中,希望可以躲过被射杀的命运,当被发现后,她不顾一切的夺路而逃,撞碎一面面玻璃墙。她是在奔跑中被射杀的,枪响了两次之后扑在地上,流出红色的血。Dekard始终是冷静的,严峻的面容,握紧手枪的手,毫不犹豫的射击。他没有把Zhora当作生命体,他只是在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标志就是射杀Zhora,于是,他这样做了,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与自责。同样的情形发生在Pris与Batty身上。当Dekard射杀Pris后,中枪的Pris像离开了水的鱼一样,挣扎着,痛苦的呼吸着,想要抓住生命的尾巴。当Dekard被Batty逼到走投无路时,Batty救了Dekard,然后,坐在房顶上,手里抓着鸽子安静的死去,鸽子飞上天空。

这种反差来自于人类的理所当然。人的生命传承依赖于人类本身,人类主动创造生命,延续种族。人造人呢?他们是人造的,无论是身体,技能,还是记忆,思维都是被给予的。他们没有能力主动延续生命,甚至连他们的创造者都不知道如何延长他们的生命,他们因此更珍惜活着的机会,更渴望得到延续生命的办法。比起人类的理所当然来,他们显得更清醒。人造人的愤怒来自于人类对待他们的态度,人类视他们为非生命体,任意射杀,尽管人类明明白白的知道,人造人除了在情绪控制上不如人类,与人类无异。如果创造出生命来就是为了被奴役,那么创造者本身就是自私邪恶的,不幸的是,人类理所当然的扮演了自私邪恶的角色。

这些纷杂的零碎的主题竟然都被这样一部阴暗凄凉的电影包括了,更让人吃惊的是,在这片阴暗凄凉中竟然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来,在黑暗中传递清香,在黑暗中给人希望。

作为猎人的Dekard爱上了美丽的人造人猎物Rachael。他在杀死了四个人造人后急急忙忙回到住所,急切但是坚定地问她“Do you love me?and trust me ?”得到肯定后,他带她逃离。出门的时候,Dekard发现了地上的独角兽模型,另一个银翼杀手来过这里,“It's too bad she won't live!But then again, who does? ”他想到那个杀手的话,点点头,走进电梯,门关上,一片黑暗,剧终上字幕。

这个结尾是这部影片里唯一让人感到希望与温暖的地方,尽管前途未卜,尽管艰险重重,尽管作为人造人的Rachael可能活不了太久,但是,谁在乎呢?在经历了让人绝望与愤怒的黑暗之后,即使是这样没有保证的爱情也让人义无反顾。没有什么比自我救赎更重要的了,尤其是在噩梦一般的世界里。于是,猎人与猎物一起逃跑了,从他们的身份里逃出去。

比起影片处理的其他主题来,爱情这个主题并没有被放到很重要的位置,展现主人公爱情的场景也远远没有其他主题的场景来得多,但是,如果没有这段颠覆的美妙的爱情,其他主题就显得面目可憎了。在凄凉的阴暗的气氛中,竟然毫不造作的有了这样的爱情,除了是一个缓冲,更是一种希望,让人在痛苦绝望中还是愿意相信美好的价值与情感。

影片处理这段感情的时候始终都不愿意放弃阴暗的背景与压抑的氛围,男女主角第一次接吻的情景是伴随着Dekard的强势与Rachael的不确定展开的,即使是在这样浪漫的时刻,女主角仍旧说出了“I can't rely on my…”的台词,她是人造的,她的记忆也是人为设定的,她不能靠着记忆中的经验去吻Dekard,因为那不是她亲身经历的,所以,在这样浪漫的时刻,她还是无奈与惊恐的。

可是,这些一点都不能影响这份感情的美丽。就是因为在黑暗中,这样的爱情才显得特别让人迷醉。就算场景不多,就算不是重点,就算还是闹着便扭,但是,美的让人叹息。

茶杯啊,25年过去了,世界到底有没有变得更好一点?人类到底有没有更加理解生命一点?我不知道,但是,25年过去了,这部电影被更多的人重视了。可是,不管怎么样,这仍旧是一部我永远都不会愿意跟你一起观赏的电影。

邓布利多的秘密

(电池们2007-10-22 21:00:04

亲爱的小茶杯:

属于邓布利多的秘密,属于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的秘密。

各种各样的猜测与解释在朋友们之间呼啸,大家都绞尽脑汁地拿出一个个理由,寻找每一个蛛丝马迹,仿佛只要拿出一个能够说服大家也说服自己的理由,这个秘密就不会那么可怕了。

茶杯啊,他们从一开始就设定了一个安全范围,一旦有一个自己关心的人从这个范围里走出去,他们就开始恐慌,试图为那个出走的人寻找各种各样的“合理解释”。他们手忙脚乱,满心惊恐,不能接受范围之外的人生,并且,蛮横的不允许身边的人走出去。

我不知道到底是从一开始罗琳女士就设定了这样一个秘密,还是随着这个系列的扩展而添加的,反正她这样做了,理所当然到不需要任何新闻发布会。她既没有为这个秘密寻找任何理由,也没有把这样做的目的标榜成尊重人权,她只是觉得,哦,邓布利多就是这样的人。我喜欢她的理所当然。

我喜欢邓布利多,不是因为他待在安全范围之内,我喜欢邓布利多,是因为他在黑暗里闪闪发光。他那样安静平和,却散发出巨大的光明与温暖,吸引着每一个人靠近他。即使这样的人没有站在主流的圈子里,那又怎么样呢?他还是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我的那些大惊小怪的朋友们,在自己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对邓布利多失望了。原来邓布利多是这样的人啊……他们急忙开始寻找理由,掩盖心目中疯狂生长的失望感。

可是,小茶杯啊,为什么邓布利多不能是范围之外的人呢?是因为他太出色了吗?那么,为什么出色的人就不能来自于范围之外呢?因为范围之外的世界太丑陋了吗?可是,认为那个世界太丑陋的主流人士到底是凭借什么这么理直气壮呢?他们站在主流的保护伞下,看着伞外面的人,难道就有资格指手画脚吗?没有机会看到大象的盲人还以为大象只是一把蒲扇呢!

所以,那种自以为是的心欺骗了自己。狭隘的,目空一切的心在自己与这个世界之间唰的一声划下一道界线,固执地嘲笑界线那一头的人生,这可真是糟糕。也许这些人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世界从来都不是他们看到的那样色彩单一,这个世界流光溢彩。当终于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心目中的那个模范原来是来自于被自己唾弃的世界,这样的冲击动摇了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他们突然之间被扔到了陌生的世界里,保护伞被撤走了,寒风刺骨。于是,为邓布利多寻找理由成为了他们重新找回保护伞的第一步。

一个我喜欢的台湾作家曾经这样形容那些不愿意阅读,不愿意接纳不同价值观的人,他说“放弃阅读就等于自愿走在黑暗的隧道里,不仅没有办法欣赏沿途的美景,也错过了任何一个可以转弯的机会。”那些愿意一辈子都抱住主流的保护伞不放的人恐怕更可怜吧。比起走在黑暗隧道里的人来,他们随时都可以走到伞外面去,即使不走出去,也可以站在伞的边缘看到外面的世界,可是,他们却愿意自欺欺人的闭上眼睛,塞住耳朵,自己为自己打造了锁链。他们一边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一边恶狠狠的掐住自己的脖子。

哦,感谢上帝,我遇到了你,避免了这样悲惨的命运,呼吸畅快。

亲爱的,如果邓布利多真的存在,当他被这些表情惊恐的崇拜者追问是不是有什么苦衷时会怎么办呢?我猜他一定会微笑的,就像他对这个世界微笑一样,蓝色的眼睛闪闪发亮。

遇到阿甘

(电池们 2007-10-26 12:02:28

亲爱的小茶杯:

重新看了《阿甘正传》,仍旧泪流满面,真好。

茶杯啊,有时候,一个人与一部电影的关系就是这样奇妙。我第一次看到《阿甘正传》这个电影名,竟然是因为昆汀的《低俗小说》。完全没有关系的两部电影,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但是,在1995年的时候,这两部电影同时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一起入围的还有《肖申克的救赎》,强手厮杀,竟然是《阿甘正传》胜出。十年之后,我看到了昆汀的《低俗小说》,再回过头去看老新闻,吃惊之余,还是找了《阿甘正传》来看。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肯尼迪总统被刺杀,尼克松发生了水门事件,越南战争引发了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危机,中美乒乓球建交,猫王风靡世界,甲克虫乐队横扫乐坛,反战文化,女权运动,嬉皮士,反种族歧视者,毒品,性开放,摇滚乐。电影通过阿甘这个智障的主角,回顾了美国历史上纷纷乱乱的年代,串联了那些熟悉的名字与事件。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被阿甘的坚持与善良感动了。他用最简单的方式解释着这个世界,他用自己的方式面对着风云变幻的时代,因为他简单纯粹,他的人生没有被时代吞没。

片中设置的其他人物,从不同的侧面解释了不同的人生,这些人生交织在阿甘的人生中,与他的人生产生了对比。

第一个重要的人物是阿甘的母亲。她的名言“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to get.”这句话是这个母亲的人生观,她相信凭借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命运从来都不是不能更改的。人生有太多可以转弯的地方了,没有必要用一成不变固执的心面对人生。于是,她没有放弃阿甘,她让他上公立学校,把他当作正常人来培养。因为这句话,她成就了阿甘,也成就了自己。这个母亲永远是信心满满的,她的这种以偶然与奋斗解释人生的价值观深深的影响了阿甘,阿甘从来没有自暴自弃过,即使是面对侮辱与嘲笑,也走着自己的路。所以,从越南回来后他买下了捕虾船,开始了一窍不通的捕虾作业,连续失败后,终于机缘巧合的成功了。失败也不自我怀疑,这是阿甘后来成为捕虾业巨头的重要原因。所以,阿甘在珍妮的再一次离开后开始了奔跑,没有原因,没有目的,在一个清晨出发,没有计划,没有目标,他享受奔跑,并且从来没有担心过跑不到目的地,他只是奔跑,欣赏沙漠里的日出,林间幽静的小湖。这样的阿甘,纯粹到让人羡慕。

第二个重要的人物是珍妮,第一个对阿甘友好的正常人,阿甘的第一个朋友,阿甘的妻子。珍妮与父亲的关系通过影片的处理变得模糊,从阿甘的描述与珍妮以后的人生来看,这个父亲很有可能对幼女实施了性侵犯。有着这样的家庭生活,珍妮愿意跟没有杀伤力的阿甘待在一起,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支撑之上的。珍妮梦想成为歌手,即使在酒吧脱光衣服卖唱也没有改变初衷。但是,时代的文化浸染了她,她从阿甘的身边走出去,进入了纷杂的社会。于是,她流浪于城市之间,参加反战运动,吸毒,成为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缩影。她几次碰到阿甘,几次回到阿甘身边又离开,她本能的渴望着外面的世界,但是,又没有办法在时代的冲击下挺立不倒,受伤之后,她想念阿甘单纯的温暖。直到最后,她愿意与阿甘结婚,也是在身患绝症之后。她得到了阿甘完整的爱,也将自己最纯粹的爱给了阿甘。她生下了小阿甘,回到了绿茵镇,永远的躺在了充满童年美好回忆的树下面。

珍妮是阿甘最关心的人,很难说阿甘是否真正明白什么是爱情,也很难界定他对珍妮的感情是不是爱情。阿甘认为是,他很坚定地认为这就是爱了。他用自己的方式定义了爱,那就是,不离不弃。他一次次接纳了珍妮,始终没有埋怨珍妮的离开,只要珍妮需要,阿甘就用温暖的家等待她。听到珍妮说得了绝症时,阿甘丝毫没有犹豫地要求珍妮跟他回去,他会照顾她。阿甘始终是真心对待珍妮,无论这种感情被定义为什么,看到阿甘憨厚的朝珍妮微笑,就算不是爱情,那又怎么样呢?

珍妮的存在对于阿甘来说是第一个对比者。珍妮在儿童时的家庭不幸福导致她的人生目标被设定为逃离,她希望自己变成一只鸟,飞得越远越好,逃离现在的生活,追求理想当中的幸福生活。于是,她没有办法待在阿甘身边,她流浪于城市之间,一边卖唱一边寻找着自己的人生。她参加反战运动,浸泡在嬉皮文化中,与不同人的交往,吸毒,酗酒,挥霍人生。她终究没有变成自由的鸟,被时代的洪流冲击得迷失方向,到最后,还是回到了绿茵镇,回到了阿甘身边。阿甘呢,阿甘不同。阿甘是在先天的智障,后天的鄙视与嘲笑中长大的,他比珍妮更能抵抗外界的冲击,一方面,他死心塌地地接受了母亲的奋斗乐观精神,另一方面,先天缺陷使得他没有太大的空间思考人生。于是,他在无数的偶然中坚持了下来,没有被时代吞没。

第三个人物是丹中尉。阿甘始终不明白丹中尉为什么会跟他的上帝有了仇,因为在他看来,即使没有了腿也不能代表生活结束了。丹中尉有一套命运理论,他始终认为自己应该死在战场上,而不是被阿甘救回来成为残疾人。他深深的痛恨给他安排了这样命运的上帝,于是,愤世嫉俗,与世界格格不入,放弃了世界,也放弃了自己。阿甘也不明白丹中尉是怎样跟上帝和解的,他只知道有一天,丹中尉微笑着跳入夕阳下的海中,畅游在海水中,自由自在。

丹中尉的人生观与阿甘的母亲是矛盾的,丹中尉相信自己的命运就是为国捐躯,获得荣誉,当这个计划被阿甘打乱以后,他的人生就没有办法再按照原来的设定走下去,于是,他变得愤怒。他不愿意改变自己,也不愿意接受改变,自己生自己的气。他不愿意相信奋斗改变人生,不积极面对生活,大声指责命运不公。这个对比者更多的扮演了承托的角色,反衬着阿甘的人生观,或者说,反衬着阿甘的行为。

最后一个是布巴,阿甘的战友。这个黑人是女仆的儿子,因为母亲伺候别人吃饭时经常端上虾做的事物,于是梦想有一艘自己的捕虾船。他喋喋不休的对阿甘唠叨各种虾的知识,怂恿阿甘跟他一起捕虾。他来自社会底层,试图改变命运而入伍,却死在了越南,甚至还没有开始实践理想就被迫失败了。阿甘因为答应布巴而买了捕虾船,却成为了百万富翁。布巴的设置更多的恐怕是为了两个目的:铺垫阿甘成为百万富翁,反映当时的时代状况。

阿甘被这些人影响着,也影响着这些人,他们一起勾勒出了那个时代。阿甘最后这样评价母亲与丹中尉的两种人生观,他说,也许两者都有。

亲爱的小茶杯,人生就是由无数个偶然构成的必然,没有绝对的命运,也没有绝对的偶然。就像我喜欢的那个台湾作家讲的一样,理想与现实就像是河与河岸,息息相关。河水退一点河岸就多一点,河岸上种了树,河水就清澈一点。河水有时淹没了河岸,有时退得露出河床。但是,永远不要忘记,因为有河水,才有河岸,也是因为有了河岸,才有河水。

我从来没有把《阿甘正传》看作是一部励志的影片,它有着远远深刻的多的内涵,它通过一个干净纯粹的人展开了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并且用显目的颜色标注了不同人生的交织纠缠,最后,它飘出一片天使的羽毛,闪闪发亮。

它这样漫不经心的编织着那个时代,这样放心的将所有的重量都交给阿甘这个智障人士,与其说是成全了一个美丽的关于人生奋斗然后成功的梦想,不如说,它成全了我们这些看电影的人。感谢上帝,《阿甘正传》从来没有苦心经营那些催泪的情节与对白,它理所当然的呈现了那个时代,那个环境,无论多么嘈杂荒诞,无论多么跌宕起伏,从阿甘的嘴里说出来,就好像是铺了软垫子一般,缓冲了被血淋淋撕开的危险,也避免了窥视的尴尬,一切那么顺理成章,那么紧凑和谐。

我喜欢它始终明亮的色调,喜欢它具有符号意义的树与鸟,喜欢它不惜成本的拍摄明信片一样的镜头,它没有自我定义为一部血泪控诉史,也没有自甘堕落到去扮演滑稽喜剧,它甚至没有试图要梳理清楚所展现的时代与价值观,它将自己放在人的高度,从人性出发,从阿甘出发,平视这个世界,融入这个时代,这样的《阿甘正传》,给人生活下去的无限力量。真是感谢上帝,《阿甘正传》拍的这样流畅美丽。

能够被这部电影感动的人,多半不是因为同情或者悲愤,人们会被这样一部代电影感动,是因为电影本身营造的淡淡的始终如一的氛围,积极面对生活,积极面对人生的氛围。电影并不是要说这样的主旨“瞧,阿甘可以,你也可以的!”没有,影片没有这样直接的鼓励观众,或者说,影片的主旨并不是要成为一部伟大的励志片,它只是想说明一种人生态度,阿甘的人生态度,除此之外,就是仁者见仁的事情了。有多少人接受阿甘的人生态度,那是每一个人的事情,电影要做的,就是尽量在那个大背景下面,不带愤怒与控诉的讲完阿甘的人生,呈现价值观与人性本身的力量。少了阴沉,少了愤怒,少了催泪弹的《阿甘正传》,像阿甘一样干净明快,给人舒服的感觉。

这就是我认识的阿甘,这就是我认识的《阿甘正传》了。

当然不能说,《阿甘正传》比《低俗小说》优秀,它们没有可比性。但是,即使是作为昆汀的拥护者,我也只能说,下次再来过吧,谁叫对手是阿甘呢!茶杯啊,所以我说,一个人跟一部电影的关系真是奇妙无比,我竟然因为《低俗小说》而喜欢上了它的竞争者《阿甘正传》。

江上晴云杂雨云

(电池们 2007-11-03 12:18:49

亲爱的小茶杯:

电影学院的学生,怀抱着美丽的梦想,穿梭在一部一部电影里,替自己也替那些胶片中的人物串连起一个个时代。科班导演的处女作,总是带着棱角的,无论日后发展成为什么样的风格,那些根本的,元素化的东西总是不变的。

在被《三峡好人》彻底迷住之后,我找到了贾樟柯的第一部电影《小武》,1997年完成于山西汾阳。

影片给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好脏。穿着灰暗的行人,杂乱的街道,劣质的商品,油腻腻的路边摊,画得太红的口红,喷了太多发胶的头发,九十年代的山西小县城,一边承受着固有的贫穷与落后带来的折磨,一边对于新涌入的商品与文化不假思索的疯狂吸收,这样的小县城,被导演不加修饰的放到了电影里,就算是剪出来当作纪录片也没有问题。镜头始终是不稳的,像是整部影片都是偷偷拍摄的一样,镜头藏在人群里,不动声色,淡然的跟踪着主角。这种不稳定的镜头,放在《小武》里并不突兀,但是,没有营造出岩井俊二式的效果来,不稳的镜头一方面增加了大环境的真实感,一方面展示了小武的宿命。

影片给人的第二个感觉是,好吵。不管剧情如何,背景里的各种噪音都毫不客气的干扰演员们的对白。永远都存在的汽车噪音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叫卖,广播里反复出现的严打宣传夹杂着行人的日常对话,各种各样被劣质的音像放出来的变调流行歌曲,导演很勇敢的采用了同期声的方式收录声音,加上在拍摄中没有刻意清场,于是,影片放出来的时候,营造了鲜活的生活气息,每一个生活在小城镇的人都能够轻易在影片中找到生活的影子。同期声,大多数导演都不愿意采用的收音方式,因为同期声很容易吞没影片,把紧张的剧情,浪漫的对白都变得杂乱没有主次,一旦掌握不好,同期声简直就是毁掉一部电影最便捷的方式。可能是为了配合影片的总体氛围,可能是为了节约成本,反正导演的大胆让人吃惊之余感到功力非凡,尽管嘈杂,但是,就是这种近乎纪录片的环境产生了不可思议的熟悉感与认同感。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影片的主人公,小武。

从小武第一次出现在车上之后,这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就始终穿着不合身的西服,带着黑框大眼镜,平凡到放到人堆里认不出来。这个小偷在经历了朋友的抛弃,亲人的嫌弃,心爱对象的不告而别之后,终于还是被再一次的拘捕了。

他既没有办法像儿时伙伴那样冲到改革的浪潮里,做一些似是而非的生意,干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他也没有办法彻底沉到时代里去,他到了卡拉OK房里安分的听歌,他陪着歌女梅梅做头发打电话却没有非分之举,甚至,他把那些偷来钱包里的身份证寄到邮局。他神情漠然,好像是游走另一个世界里的人,他既不赶潮流,也不反对外来文化,街上的流行歌曲,各种各样的商品,新涌入的各种价值观,似乎都与他无关。他始终隔着镜片观察着,疏离着。这样的人物,面对改变的时候既不积极也不抵抗,很容易就被时代抛弃,他到了社会底层。

影片没有对小武的人生进行跟踪式的分析,没有交代他成为小偷的原因与过程,也没有交代小武对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看法,当我们看到小武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沉默的小偷。这样的处理方式是适宜的,观众的层次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这样的处理保证了最大多数的观众接受这样一部非商业片。看故事的人,会根据影片中的蛛丝马迹自己遐想小武的人生经历,他也许中途辍学,误入歧途,也许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慢慢沉到底层;看电影的人,会依靠电影的走向自己还原影片被剪辑,应拍而未拍,想拍而放弃的那些镜头,拼凑出完整的拍摄过程;而那些通过电影看人生看时代的人,根本没有必要知道小武的人生经历,他们从小武的一个人生片断,看到的是那个时代,那些被时代抛弃的人。

或许,导演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完整呈现小武的人生,因为影片不是要讲小武的故事,也不是要分析那个时代对于小武这样的人要负什么样的责任,影片要做的很简单,把时代下的代表性的个人尽量贴近事实的展现出来,通过不动声色的镜头,通过一点点暗示与线索,揭开时代的秘密,揭开人生的秘密。小武代表的不仅仅是社会底层,不仅仅是被时代抛弃的人,小武是每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的一部分,在面对变革与冲击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有小武的一面;小武又是将来的人的一部分,回过头去看那个时代,每个人都会发现真实但是灰色的小武,他漠然的成为了历史里模糊但是无法忽略的记忆。

那些伟大的,任凭时间冲刷都不退色的电影,都是深深拥抱时代的电影,它们从所处的时代出发,探讨那些永恒的话题,展现那些始终迷人的品质。很难说《小武》会不会是这样一部电影,决定权在时间手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小武》试图挖掘时代的埋藏物,无论是好是坏,它在我们这个步断被快餐式文化与物质主义侵袭的时代里停下来了,它愿意回头去看看,愿意付出汗水去挖掘,愿意真诚的反省。

从《小武》开始,贾樟柯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完善作品,但是,就像一开始说得那样,那些根本的,元素化的东西还在,它们闪闪发光,吸引着人们停下来,欣赏电影,也回头去看看走过的岁月。

真好。

朝颜花的爱情

2007-11-16 18:39:30 速写本)

亲爱的小茶杯:

牵牛花,夏天里经常可以看到的花,或紫或蓝,或红或白,温柔的开在清晨凉爽的空气里。日文中,牵牛花被叫做朝颜。朝颜,朝开午谢,短短半天,容颜不现。

孩童时,我专门跑到别人的院子里去看过朝颜,墙角边的一道都是,顺着篱笆开着花,似蓝似紫的颜色,没有风信子那样的纯粹明快,也没有勿忘我那样的浓郁沉静,那样的颜色啊,仿佛是一把羽毛刷子,轻轻刷在心上。我还记得你知道我喜欢紫色的时候一脸的难以置信,你一直问我说,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当时我就想,等你到小镇上来,我要带你去看那个长满了朝颜花的小院子。我现在闭上眼睛,还是能回想起那片美丽的朝颜。

渐长,我看到了各种各样蓝色紫色的花,妖娆的蝴蝶兰,清纯的桔梗,优雅的风信子,忧郁的勿忘我,甚至,甚至还有蓝色的玫瑰。它们各展所长的诠释着各种各样的蓝色紫色,只是,自从见到了那一小片朝颜,心里就再也容不下其他的诠释方法了,最美的颜色,最好的诠释方法,都先入为主的,不可救药的留给朝颜了。

到现在,我已经忘记了第一次看见这个名字是在什么时候了,也许是在《源氏物语》里,也许是在《枕草子》里。朝颜这个名字,不知道为什么,散发着一种优美却绝望的气息。

没有任何预兆的,就开在了某一个蓝得发亮的晴空下,随风轻轻摇摆,洒下一片优雅;没有任何预兆的,就完全凋谢了,仿佛开花只是昨夜的一场美梦,天亮了就散了。这样纤细的花,没有繁复的花盘,没有坚强的枝叶,仿佛来去缥缈的山岚,一到中午就烟消云散了。

想象着花瓣枯萎,从藤蔓上掉到泥土里,美丽的颜色渐渐变暗,任何人都会不由深深叹息,心生悲悯吧。明明知道中午的时候会凋谢,明明知道就算再怎么坚持也只有半天光阴,却还是义无反顾的开出了那么美丽的花来。尽情盛开的时候,生命进入倒数。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有这样大的吸引力,竟然能够让这样纤弱的生命勇敢开花?尤其,在开花之后,如果没有得到任何注意就匆匆凋谢了,那么,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这一次盛开又算什么呢?看过朝颜花凋谢的人恐怕都会对这样的疯狂举动感到困惑吧。

茶杯啊,一个我喜欢的 “读书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明知会失恋、如果知道即将开始的那段爱情会在三个月里结束,还要爱吗?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微笑了。朝颜花的爱情啊,我忍不住低吟。

我本来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那样不顾一切的去追逐近乎绝望的爱情,在我的教育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疯狂的假设。如果是遇到你之前,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肯定会摇头。但是,在还没有真真正正明白这个假设之前,我就爱上了你,这可真是糟糕,我甚至都没有时间好好挣扎一下就陷入了朝颜花的疯狂中了。

明明知道就算能够在一起也注定要分开,明明知道一旦分开之后就很容易走到绝境,明明知道经历这样一次爱情会改变原有的人生轨道,甚至,甚至,甚至,甚至明明知道你不会爱我,我还是一头扎入了深渊,选择了朝颜花的命运。

在这个世界上,最最可悲的,不是跟一个不爱的人纠缠一生,最最可悲的,是明明知道对方不爱你却还要跟这人纠缠。因为你,我竟然做起了最最可悲的人,自己都要可怜自己了。

为什么要开花?为什么要爱?这样的问题,朝颜花没有办法回答,有着朝颜花的爱情的我也没有办法回答,如果可以回答,当初恐怕就不会选择这样的命运了吧。我们只是不可抗拒的走了近乎疯狂的路,游走在悬崖边,一边微笑,一边流眼泪,一边甜蜜,一边绝望。半天的盛开,三个月的爱情。

美丽的朝颜花啊,美丽的爱情啊。

小茶杯的意义

2007-12-01 12:06:17 生日快乐)

亲爱的小茶杯:

这样的天气,干净的仿佛刚刚被洗过一般,这个偏僻的校园,安安静静的,阳光一照,散发出淡淡的让人安心的味道。坐在任何一棵百年老树下放眼望去,斑斑驳驳染了染料一般的枫树,落了一地杏黄叶子的银杏,仍旧郁郁葱葱的樟树,错落的,闲散的,安详的,间或一两声鸟鸣,一两句轻语。这样的日子里,除了慢慢呼吸,浅浅微笑,最适合的,就是喝茶了。

我不是一个十分讲究茶叶的人,龙井,毛峰,大红袍,普洱,只要味道纯正,就心满意足。即使没有上好的茶叶,只要一个人安静的慢慢的喝着,大抵也不会在乎茶汤的优劣。唇齿留香的好茶,对于我这样既不在乎火候,也不在乎水质的人实在是一种奢侈。

但是,按照朋友们的话说,我是一个“饮茶者”。这个称呼细细玩味起来竟然很有一种“你奈我何”的自得,没有繁文缛节,不在乎“礼义廉耻”,只要拿起杯子,里面就一定是茶。红茶,绿茶,白茶,好茶,中茶,劣茶,热茶,温茶,冷茶,轻轻喝一口,满面微笑。

即使是这样毫无章法的人,在今天这样迷人的天气里,看着参差的树木,还是要忍不住泡一杯好茶。拿出茶叶,取出杯子的时候,似乎听到翻滚的热水满足的冒着泡泡“终于,终于,终于又可以见到好茶了!”啊,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家伙啊!我还是忍不住对着壶里的热水叹气。

可是,等到茶叶飞舞,茶香四溢的时候,竟然连我都不由自主地叹气“真不愧是好茶啊!”啊呀呀,我明明就很随遇而安的啊!

于是,温暖的阳光里,斑斑驳驳的树荫,安谧的让人幸福的时候,一边喝茶,一边翻书,不可避免的想到了你。

亲爱的茶杯,你不是一个喜欢喝茶的人,我看到你幸福的喝着牛奶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喜欢一种味道,就像是喜欢一种音乐一样,很难兼容。一个空荡荡的房间里,如果摆上几百幅画,即使是毕加索与齐白石混杂,只要不留心,还是可以自欺欺人的平安过关,但是,音乐呢就不行,一个空间里只要有一种音乐就够了,即使是肖邦与李斯特混合也不行,多了就让人心生恐慌,无力负荷。味道也是一样。牛奶那样馥郁,淳厚的味道无论是什么样的红茶都盖不过的,英国人自作聪明的发明了奶茶,那是因为,在那个国家里,没有飘飘荡荡了几千年的茶香。可是,喜欢一种味道是没有办法后天培养的,如同我始终没有办法习惯重金属摇滚一样,所以,我从来不勉强你喝茶。我虽然不热爱牛奶,但是,我喜欢你喝完牛奶以后,像猫一样满足的眯起眼睛的样子。

所以,你一定很奇怪我为什么要叫你“小茶杯”吧,明明就应该叫“牛奶罐”啊!原因呢,自然不是当初告诉你的那个临时编派拿来顶替的蹩脚原因,我之所以坚持要这么称呼你,是因为我是一个喝茶的人,我知道,一个茶杯对于一个喝茶的人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茶杯啊,我的外公喝了一辈子茶,可是无论多么名贵的茶叶,无论泡什么茶,无论什么时候想喝茶,他总是默默拿起那个已经用了十多年的紫砂壶。我看过他带着老花镜仔细清洗擦拭老茶壶的样子,满是皱纹的手轻轻移动,仿佛抚摸的是他的灵魂一般。我为他买过更好的,更贵的紫砂壶,他当然也很喜欢那些光鲜亮丽的新茶壶,他把它们放在架子上,闲来无事啜着老茶壶,慢慢欣赏。

外公总是很早起床,烧好了热水,拿出茶叶,泡好一壶茶,然后,拿着茶壶四处转悠,看看花,逗逗鸟,喂喂鱼,偶尔喝一口茶,轻轻摩挲茶壶,悠然自得。到了下午,他就穿戴整齐,拿了帽子出门去,捧着茶壶与老友们谈天说地,下棋斗牌。晚上临睡前,他会开了灯,小心的擦洗茶壶。其实外公对茶的需求量不大,他捧着茶壶,有时半天也喝不上一口,但他就是没有办法空着手,少了茶壶,少了那份温热,好像生命也不完整了。

我总是在想,就算是再没有心肝的人,就算是再喜新厌旧的人,就算是再愚蠢糊涂的人,只要热爱喝茶,终究最宝贝的就是老茶杯。茶叶可以有很多等级,茶包可以有很多口味,但是,最顺手的,最泡得出好茶的终究只是那一个茶杯。一个喝茶的人,可以忍受别人对自己的茶艺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可以忍受别人对茶具吹毛求疵,指手画脚,但是,绝对不允许有人批评嘲笑自己手里的茶杯。而一个人的茶杯,也很难忍受让其他人使用。手里的这个茶杯,也许不如别人的精致昂贵,也许不如别人的鲜亮如新,也许由于时间长久而缺了口,也许由于使用太多而泛了黄,但是,这个茶杯如同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早就盛满了灵魂,再也割舍不下。

只有从那个茶杯里泡出来的茶才是自己的味道,其他的杯子,就算盛了再稀世罕有的茶汤终究也只是别人的味道罢了,那茶汤再好,那香气再浓,也只是过眼的玩物,转瞬就冷了。手里的茶杯呢,无论何时都在手边,只要抬头就能看到熟悉的热气袅袅升起,只要呼吸就能闻到让人安心的味道,只要伸手就能触摸到毫无保留的温暖,这样的茶杯,即使盛了不知名的茶叶,也会让人无比珍惜。

这就是一个茶杯对于饮茶者的意义。

这就是你对于我的意义。

茶杯啊,想象着每一次这样叫你,看到你的眼睛倒映出我的样子来,心里就满是得意,像烧滚的开水一样冒着泡泡。我期望能够一直这样呼唤你,一直看着你美丽的眼睛注视着我,直到岁月过去,我们都被时间冲刷得安泰平和。我希望能跟你走下去,无论多么长的路,只要结伴同行,一路风光变幻,想来也是美事。

我怀着这样的心情呼唤你,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八十年,九十年,一百年,尽管,你再也不会回应我了。

与时间妥协的茶包

(速写本 2007-12-09 21:00:48)

亲爱的小茶杯:

每一次拿出茶包的时候,就会这样想:发明茶包的人,如果不是一个外国人,那就一定是带着复杂的情感完成这一项伟大的发明的。

茶叶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我们这个民族的,已经很难确切的查找了,一直往上推,推到神农氏就再也推不上去了。传说,神农氏尝百草而中毒,吃了茶叶才解了毒,那茶叶的品种,有说是江南的碧螺春的,真情不可考。反正从遥远的洪荒一直飘荡下来的茶香,若隐若现,或荣或衰,起起伏伏之间,竟然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一部分。

在我们这个民族里,大凡做客,主人都会泡好茶,亲手端到客人手里,以示真诚恭敬。即使到了西方文化入侵的今天,这个习惯还是被保留了。我小的时候被大人们带到不同的人家去做客,同去的大人都会从主人那里得到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小孩子是没有这种待遇的,大人们从来也不认为小孩子需要喝茶,这个时候的茶,更多的代表了一种礼仪,来自于久远时间之外的礼仪。去拜访的这个主人,如果是家里的亲戚朋友而不是长官、上司、老师之类的长辈,那么,同去的大人就会在闲聊进入低潮的时候,招呼我去背书,新学的唐诗宋词,论语孟子,甚至,昨天刚刚听到的临睡故事,只要我能够流畅的背诵,在座的大人们,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会感到非常高兴,然后谈话就又可以顺畅的进行了。渐渐的,我也就知道了大人们带上我的目的,于是,在出发前我都会要求同去的大人我也要喝茶,一杯属于我自己的茶,而不是从大人的杯子里喝到的带着烟味或者口红的茶,这样,每到一个亲戚朋友的家里,我就会得到一杯茶,孩子的虚荣心在清淡的茶香里被满足了,得到一杯茶,仿佛一下子就从不懂事的孩子进入到大人的阶段了,那种被主流社会接纳的虚荣心促使我很用心的喝茶。

就这样,一纠缠十多年,到了今天,我已经有资格在做客的时候得到一杯茶了,回头去看,还是感到茶叶的魅力。这种苦涩的饮品竟然潜移默化的进入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核心,与忠孝节义一起被一代代继承下来,到了今天仍旧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左右着我们的价值标准。即使是不喝茶的人,也不会拿开水与咖啡到正式的场合,喝茶不再是一种喜好,它成为了一种文化的标志。

所以,如果要发明茶包,最好还是外国人。中国人去做这件事,恐怕会力不从心。

因为喜欢喝茶的人,在泡茶的时候,如果能看着茶叶翻滚,打转,遇到一下下又分开,从水面上渐渐沉到水中,最后优美的降到杯底,心里就会很快乐。仿佛看到了精彩异常的歌舞剧,又好像是,看到了杯中的小小人生。这在我们这个有着千年茶文化的国家,被视为品茶的义务之一,热爱喝茶的人,总是以此为乐,并且,乐此不疲的。

相比较而言,茶包们更像是一个集合体,好像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一般,带着使命,被包装到盒子里。等到要使用它们的时候,义不容辞的进入杯中,随着热水散发出茶香,等到味道变淡,终于要丢弃的时候,也不会残留在杯子上,它们像刚进入水中时一样,义无反顾的离开了。这样简洁迅速,这样明白自己的定位,真是了不起。

茶包们从被制作完成的那一刻起就明白了定位,它们不是被用来好好观赏,好好品位,好好珍惜的,它们身负重任,承担起了在这个喧闹世界里尽快营造喝茶氛围的任务,所以茶包里的茶叶都不是最好的茶叶,也都不是完整的茶叶,甚至,有可能被过度烘焙了,因为会使用茶包的人,大抵都是行色匆匆,没有办法坐下来花几小时好好品茶的人,这些人贪恋茶的味道,或者,贪恋喝茶后的神清气爽的感觉,所以,使用了最快的方法,茶包。

要一个被浸染了茶文化的人发明出茶包这样的东西,将茶叶装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为了快速泡出一杯茶来,将茶叶做成碎末,为了让绝大多数人消费,挑选中下等的茶叶,烘焙制作过程粗糙快速,这样的茶包绝对不符合坚强的存在了三千年的茶文化,于是,这个发明人,只要稍稍思考,便会被自己折磨到奄奄一息,神经崩溃。

要历经时代变迁而终于锤炼出来的饮茶文化面对快餐式的茶包,放弃历代饮茶者标榜的高雅从容,违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儒家价值观,剥去饮茶这一行为上纵横交错的风雅,这样的局面,只要是一个热爱饮茶的人都会竭尽全力阻止,因为饮茶这件事情,到了三千年后的今天,已经变成了一种身份,一种认同,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祭奠仪式。每一个回应着悠悠茶史的饮茶者,与其说是在品尝茶叶,不如说是在做一次次的确认,确认自己在漫漫饮茶历史中的定位。

那么,发明茶包这件事,究竟会不会成为那个发明人永远的噩梦呢?

很难说啊。

亲爱的,我呢,也是大量使用茶包的人。我一边一包接着一包的使用,一边满心愧疚。自欺欺人的,我总是挑选那些不透明的杯子来泡茶包,我不愿意看到被纸头包裹住没有办法舞蹈的茶叶。我也绝对不会弄破茶包,看到那些残缺的,被人为切细而没有办法舒展的茶叶,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伤心的了。甚至,我会在冲泡前摘掉那个小小的用来控制茶包的硬纸片,“既然没有办法舞蹈,那么,请尽情的放松吧。”我似乎总是听见自己这样带着一点愧疚的叹息。

时代到了今天,抛弃了太多应该被珍惜,但是由于复杂艰深而没有时间好好对待的东西,我喜欢的昆曲是这样,我喜欢的茶叶也是这样。到了新版的《牡丹亭》,白先勇先生尽管竭尽全力,却还是杯水车薪。事情演变到茶叶的身上,就有了茶包。而我们这些喝着茶包,看着新《牡丹亭》的人就这样在妥协中愧疚着,一边叹息,一边看着时代过去,而我们被留下来。

在另一个世界,晴空布幔拉起

(电池们 2007-12-22 12:24:20)

亲爱的小茶杯: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刚刚上映的科幻片,低成本,小制作,没有特效的科幻片。

一个人看完,微笑。

影片采用了很极端的做法,场景很单一,一座林间小屋,一群哈佛教授,一个哈佛学生。从开始到结尾,导演都把镜头放在小屋内外,专心致志的拍一场谈话,耐心的让主角说完每一句台词,给每一个发言者充分的镜头。在可以切换镜头的地方固执的停顿,所以,即使主角说出了让人吃惊的地貌变迁,导演也还是把镜头定在室内,丝毫也没有要出现广袤草原、无边山脉的意思。这样的手法简直是在向1957年版《十二怒汉》致敬。小制作制作到这种程度,真是活生生气死老谋子。

其实影片本来可以往《美丽心灵》的方向发展,如果不是结尾处理得太粗糙,其实是可以慢慢咀嚼的。结尾的地方,父子相认,然后,Gruber因为震惊心脏病发死亡,这样一来,John的故事就盖棺定论了。如果结束在这之前,至少对观众而言,还有选择的余地,相信John,或者不相信,纯粹认为他是一个妄想症患者。

看完电影后的几天里,总是在想这个结尾。导演自然也知道这个玄机,不然不会安排Gruber以心理学家的身份出现,指责John编造故事,患有精神疾病。所以,导演选择这样的结尾,恐怕就是为了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John真的活了一万四千年,他真的是不死之身,只有这样,超越影片本身的那些疑问才会带给观众强烈的探知欲。像我一样,苦苦思索John的人生,纠缠不清,欲罢不能。这样的肯定式结尾,带给观众的冲击力远远大于《美丽心灵》式的悬疑。

故事是围绕一个活了一万四千的人展开的,这个人不是哈比人比尔伯·巴金斯,有魔戒维护青春,也不是德古拉伯爵,靠人血维生,他是实实在在的人,只不过,比一般人活得久了些。如果故事仅仅是从John的长生不死出发,那么它就失去了让人思考的力量。为什么秦始皇寻找仙丹的故事让人想到的仅仅是痴心妄想式的偏执?因为秦始皇从来也没有想过如果真的长生不老会发生什么。

影片一开始就为讨论设定了范围,不涉及如何实现长生不老,仅仅从这个事实出发探讨一个人的经历,尽管片中也微略涉及到了一点(怀疑John是吸血鬼或者是靠着吸食别人的灵魂保持永远青春),但是一带而过,没有影响到整体的设定。在这个前提下,讨论走向了现实的一面:假定John真的长生不老,那么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见证的文明史与我们所知的有何不同?

这样一来,影片就显得厚重而引人入胜,不管John到底是如何成为长生不老的,他的人生故事精彩到让人不想打断。电影看到后来,涉及到了基督教的诞生与耶稣的真实身份,导演处理得非常好。影片进行到这里,观众已经开始被故事本身吸引,不太在乎故事的真实性了。这个时候抛出颠覆性的自认耶稣情节,的确很让人震撼,但是不会离谱到让人想起《史莱克3》。观众这个时候比较像是Harry关心故事的进展,而不是像Edith一样愤怒。没有前面一个小时的铺垫,很难想象故事进行到这里能流畅的发展下去。

处理这样几乎不用变换机位的影片,如果灯光效果不好,那么很容易让人产生厌倦。看着主角们滔滔不绝,针锋相对,如果全部采用一样的光线处理,观众很容易就想冲出电影院。电影这种感官的刺激品,尤其是这种商业片,即使不要求产生《发条橙》一样的效果,至少,光线得变化应该符合剧情的进行。这就给导演出了难题,毕竟,要在一个房间里表现出变换的明暗来很困难,更不用说,在长达近百分钟的长度里不动声色的转变光线了。

影片做到了这一点,除了不时插入小屋外的黄昏景色之外,进进出出的搬家仪式也被利用了起来,John多次走出房间,镜头就很自然的跟着他拍到了从下午一直到夜色浓厚的过程,给故事的进行增添了时间表。而且,不断穿插的时间暗示镜头还有这样的好处,缓解室内紧张的气氛,或者,给过渡到另外一个话题制造机会。

除此之外,室内的光线变换则更明显的帮助了剧情的进展。举例来说,室内忽明忽暗的炉火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大家围在一起讨论一万四千的经历,当讨论到耶稣的身份时,显然John的叙述打破了Edith虔诚的信仰,她不愿意相信,但是没有力量反驳,于是,Edith处于崩溃边缘开始啜泣的时候,Gruber打开了灯,原本笼罩在房间里的神秘色彩被打破了,大家暴露在灯光下,仿佛做坏事被抓住一般,尴尬、困惑、一点点郁闷。然后,John在Gruber的指责在“承认”撒谎。这一开灯,就是讨论的终结,John后来之所以愿意顺水推舟的“承认”撒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明白他的故事已经走得太远了,超出了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动摇了人们生活的基础。开灯之后,光线变得明朗,故事似乎也是这样,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尽管无力反驳,尽管被吸引,大家还是希望这只是一个骗局,如果事实超出人们的可接受范围太多,大家就会从情感上拒绝接受。对哥白尼是这样,对达芬奇也是。灯光的变换,预示了所有的叙述随着炉火营造的氛围一起被替代了。

“Everything is possible.”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思维超越常识,一万四千年的经历,一百分钟的电影,美到让人浮想联翩。

PS:亲爱的,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深深地被John感动着,这份感动不适合在这里描写,等到下一封信,再详细告诉你吧。

哭嚎文章引用自:

(速写本2008-01-05 21:37:33

亲爱的小茶杯:

到了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显得太苍白了。安慰的话,我说不出口,这样的事情又岂是一句“节哀顺变”可以含糊带过的。我只希望你能继续走下去,即使要担负起太多不应该担负的重量。

你比我坚强太多,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你愿意背负起那些不属于你的重量,默默的忍耐,安静的生活,守候着,等待着。这样的你,让我很心疼。这几年认识了各式各样的人,看到了千奇百怪的人生,可是,只有你,牢牢揪住我,相思一动便痛彻心扉。也是在爱上你之后,才愿意轻轻抚摸一棵树,感受它们默默守候千百年的执著与平和。

茶杯啊,你越是坚强,我越是担心,这种担心慢慢发酵成悲伤,一点点侵袭,一点点渲染,到了今天,没顶一般要吞噬我。

我想要抱着你大哭一场,哭我们周围汪洋一般的黑暗,就算手执明灯,也没有办法照亮万分之一。

我想要抱着你大笑一场,笑人力之渺小,较之于前路荆棘莽原,就算手执利刃,也没有办法移动方寸。

我渐渐意识到,我们在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两条轨迹慢慢分离,几乎要变成平行线。每发生一件事情,就离平行近一点,我眼睁睁看着你被推到另一条路上去,却无能为力。你身上的负担每增加一点,我们之间的温度就降低一点,到了现在,已经让人心生恐慌了,接近冰点的温度,就算我有心,也没有办法靠体温来恢复,而现在的我,除了体温之外,哪里还能在冰天雪地的人间找到火源?

茶杯啊,我的小茶杯啊!

留守的原因

(速写本2008-01-06 11:55:32

亲爱的小茶杯:

你说不明白为什么我要留在原地,为什么要紧紧抓住不放,茶杯啊,因为我要守护的人是你啊!是那个我祈求了五百年才终于见到的你啊!

茶杯啊,你看过风中的狗吗?冷得蜷缩成一团还是瑟瑟发抖,卧在黑暗的院子里,一对耳朵仍旧竖立着,眼睛睁得圆圆的,身上的肌肉紧绷着。天再冷,风再大,也不肯离开半步,固执的盘踞在风口。

每一次看见这样的狗,总是忍不住要流泪,仿佛看见了自己固执的盘踞在人生的风口。

我的人生,见到你之前的二十年,流在别人设计好的水管里,与其他同样被设计的人生一起,匆匆从一条水管流向另一条,偶尔在途中听到了不一样的故事,可是很快被呼啸的水声盖过去。没有遇到你之前,我以为人生就是这样不停歇的在各种规格的水管里流淌。读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却仍旧心安理得地躲在设计好的人生里。

爱上你之后,人生就从那些水管里解脱出来,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想要流经每一个可以转弯的地方,欣赏每一桢美丽的风景。这样的改变,一开始让我惊恐万分,无所适从。我也挣扎过,痛苦过,想要回去过,但是,你的那一声“好”,让我的人生一下子变得五彩斑斓,充满期盼。我想要拉着你的手去买水仙花,挑一个玻璃小盆,盛上水,等待花香四溢。我想要和你一起去看夕阳,依偎在一起,看着彩霞满天,夕阳慢慢消失。我想要在半夜醒来的时候就着月光看着你,看你的眼角慢慢被时间打上印记,回忆年少轻狂。

是你让我发现人生充满乐趣,是你让我充满期待想要珍惜每一天。你是那个给我希望的人,让我无限憧憬以后的日日夜夜。这样的你,这样的人生,我想要好好守护。

于是,我选择固执的留守在那里。我不能强迫你留下来,因为你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要背负的东西。我只能一个人留在那里,只有这样,我才能记起那些让人无比幸福的瞬间,只有这样,我才能一遍遍回味那些还没有来得及实现的愿望。除了你,没有人能实现那些美丽的愿望了,因为那些愿望是你带来的,它们在我心里发了芽,生了根。所以,我要留下来,看管这些美丽的愿望。即使你再也不回来,即使这些愿望再也不可能实现,我也要守护它们,因为它们构成了我对于这个世界最美丽的规划,我呼吸着它们,感受着它们的体温,这样的我,才能面对自己的人生,面对别人的人生。

茶杯啊,你已经下定决心要从我的人生里走出去了。听到你这样说,我很害怕。我过了两年没有你的日子,靠着回忆与痛苦度过每一个日出,接下来的人生,要怎么办?我要怎么面对内心不断滋生的绝望走下去?我不知道,所以只能留守,只能抱着那些回忆与愿望陷在无边的黑暗中。

长生不老之后

(电池们2008-01-22 20:41:30

亲爱的小茶杯:

虽然看了《蓝莓之夜》,看到了Norah Jones,也再一次被墨镜王的镜头所感动,可是心里想的,扎根在脑中的,仍旧是那部《那个男人来自地球》。真是让人叹气啊!比起墨镜王的电影,《那个男人来自地球》简直就是外太空的生物嘛。

亲爱的,如果要孤单的活下来,长生不老到底是祝福还是诅咒?如果我们站在时间里,被时间冲刷着,改变着,却永远不会消失,那我们的人生要依靠什么获得动力呢?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岸边,我们能够一边心平气和的记录时代变迁,一边追求幸福吗?

很难回答吗?我想也是。我们没有机会拥有这样的体验,没有办法给出选择。我们只是凭借着有限的人生,去幻想那样一个如果,然后,不负责任的说出答案。

为什么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故事让人感到惘然呢?恐怕是因为,秦始皇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想清楚长生不老以后的人生要怎么办,就已经开始盲目的追求仙丹了。追求长生不老,与,拥有永恒的生命,不是一个概念。

追求的过程,野心勃勃,充满力量,每一次呼吸都更坚定自己的梦想;拥有了以后,人生的节奏变得缓慢,时间不停的流过去,可是梦想已经留在原地了。原来梦寐以求的,无比珍贵的梦想,一旦被触摸,竟然是冷的,这样的认知,让人游走在崩溃的边缘。好像是,终于来到了迪斯尼,却发现米老鼠头套下的那张脸,竟然布满皱纹。

幸好秦始皇失败了,幸好得道的人都成了仙,否则,都要自杀的。

天生拥有永恒的生命,John,电影的主角,活了一万年了,并且仍旧呼吸着。他不是妖怪,也不是神仙,只是一个地球人。他从洪荒走来,从旷野来到河边,从河边来到城市,从城市走到今天。这样一个人,有着无穷的时间慢慢思考,慢慢欣赏,慢慢变得平静。

他不是那些疯狂的追求者,他是拥有者。所以,他更可怜。

他有用不完的时间去体验不同的人生,可是,失去了定位的机会。我们会被周围的人记住,会在社会庞大的人际关系网里占据一个小小的但是不可代替的坐标,那是因为,我们拥有独特的身份,独特的性格,独特的爱好,独特的思考方式,独特的为人处事原则,这些与众不同的特征将我们从人群中标示出来,成为“我”。但是,一旦拥有了无穷无尽的时间,人生就被淹没了。每过一段时间就变换身份,性格与爱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受到影响,思考方式与处事原则随着重新自我定位与社会定位而不断改变,于是,尽管是一个人,却经历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人生。永恒的生命足够尝试每一种人生,每一个身份,每一个定位,于是,作为特定人的固定性被稀释了,像一滴墨水滴入了一大桶水中,每一滴水都是墨水,可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一滴了,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从来也没有墨水滴入过,那是一桶清水。这样的命运,尽管可以任意挥霍,却早已被时间冲到了岸边。真是可怜,连“我”都不再是“我”了,就算拥有永恒的生命,那又怎么样?

他有用不完的时间去享受爱情,可是,失去了好好爱一个人的权利。爱上一个人,愿意与这个人一起生活,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那意味着,两个人的人生将要交织在一起。如果没有办法体会炙热的爱情在岁月中慢慢变得绵密,那么,爱情不过就是欲望的外衣。这样的爱情,虽然永远如火山喷发般充满力量,却转瞬即逝,留下的,只有厚厚的火山灰。无边无际的生命,可以拥有太多的爱情,可以爱上太多的人。每一个爱人,到了最后,都是先走一步,每一次,都是留下一个人。孤独的留守者,顶着永远青春的头衔,被放逐了。一旦许许多多的爱情都被用孤独串联起来,那么,一个人,就失去了拥有爱情的机会。就像是邮差一样,每天送信,可是永远都不会知道信里面的内容。不知情的人,看到那一口袋信满是羡慕,幻想着那些信封里裹藏的美丽故事。只有自己,才会看着那些永远也没有办法知道内容的美丽信封,轻轻叹息。如果没有办法拥有爱情,没有办法爱上一个人,就算永恒的生命,那又怎么样?

他被迫成为了历史的记录着,漫长的记忆甚至连自己都无法一一辨析。他可以回忆起梵高,回忆起十字军东征,甚至回忆起佛祖,回忆起耶稣,回忆起唱着歌围着篝火跳舞的日子,可是,回忆越多,空虚感就越是强烈。因为他的回忆,没有办法与任何人分享。他不能用第一人称讲出那些迷人的故事,甚至,他的眼睛没有办法因为听众羡慕的深情而闪现得意的光芒,他只能成为历史教授,从人家编写的教科书上,获得一些安慰,从学生的提问里,获得一点满足。我们连小学里演讲比赛得了冠军的事情,都要在几十年以后不断的重复,他呢,他记录了人类的文明史,却只能默默回味。埋藏自己的记忆,久了,就无法看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把记忆删除,我们就可以变成任何人。删得越多,离原来那个“我”就越远,等到把那些标志性的东西统统剔除,我们就否定了自己。而且,记忆的可怕之处在于,一旦被主动的删除,就再也找不回原来那个版本了,即使以后后悔,想要重新想起来,得到的版本,也只能是改编后的版本,原来的那个东西,已经消失了。于是,时间越久,可以被删除的记忆越多,离来时的那条路越远,等到想要回去,才发现,已经迷失了。回不去的人生,忘记自己的人生,就算拥有永恒的生命,那又怎么样?

他被迫成了一张地图,去过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可是,却没有家。为了不被人发现,为了永远保持对于世界的新鲜感,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离开,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一个新的人生,用一种新的身份。刚开始的时候,他去旅行,想要看清楚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自己到底是什么人,到了后来,时间太久以后,就成了习惯。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将原来的自己从连根拔起,种到新的土地里,然后,慢慢适应,慢慢挣扎,等到终于呼吸顺畅,下一次迁徙的时间又来了。就这样,一个坑,一个坑,他失去了家。因为家,永远都是固定的地方,在那个地方,你可以做你自己,尽情的享受安宁,不用害怕,不会寒冷,甚至,永远都有一盏亮着的灯。环游世界,那是浪漫的想法,因为你知道,环游之后,总有一个家在等你;流浪,那是自我寻找,因为你想要在流浪中找到理想中的家。可是,他呢,他被放逐了,被诅咒了,他永远停不下来。就像那个穿上了红舞鞋的小女孩,不把双脚砍下来,怎么也没有办法止住疯狂。没有家的人生,就算有永恒的生命,那又怎么样?

亲爱的小茶杯啊,以前的我以为,只有向前走,人生才会变得顺畅,可是现在,我想,有一个坐标也不错啊,至少,等到想要回去的时候,可以找到那条路。能够遇到一个人停下来也不错啊,至少,给自己一个拥有爱情的机会。人生,也许不是那么匆匆的,也许不是靠着生命的长短,金钱的多少,地位的高低来衡量的,人生,也许不是那样草草的,也许不是凭借更换身份,更换爱情,更换城市来展开的。我们没有John那样永恒的生命,所以很多时候显得焦虑不安,行色匆匆,手足无措,我们很难大气的站在时间之外看自己,所以变得斤斤计较,没有方向。可是,我们拥有John永远不会拥有的东西,紧迫感,因为这种对于时间,对于生命的紧迫感,我们拥有平凡却独特的自己,平淡却绵密的爱情,平静却满满的记忆,平实却温暖的家。我们的人生,就是我们自己的。

茶杯啊,一想到John,突然觉得能够遇见你,真是上帝的恩赐。

暂时就这么多了,等更新了再转。

我记得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很震撼,被文字里那种对生命的坦然感动了,被那种绝望却美丽的爱情感动了。所以一直坚持去看。博客点击量很少,博主都是挑冷门时段去更新,不想引人注意,但是,看到的人,都像我这样坚持下来了。在这个匆匆忙忙的社会里,还有人这样用力的思考,用力地去爱,真是难得。

所以,请大家慢慢看,慢慢看。

姑且认为转完了吧。。。

挑了几篇看看,写得相当的有意思呢,第一篇的美人鱼性别问题,倒是蔡康永的书里好像有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