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6】般若——人生就是不断平衡的过程

栏目具体设置请看:https://forum.motss.cc/t/topic/14707/1
声明:本访谈栏目文中出现的观点均只代表采访当事人个人观点,本论坛仅负责栏目策划编辑,并不代表本论坛赞同或同意文中观点。栏目由采访人提供采访稿,采访稿(包括文字与图片)一经本论坛采用,均视为作者同意本论坛拥有独家网络发布权,未经本论坛许可,包括采访稿提供人在内的一切个人与组织均不得擅自转载发布本栏目的文章,否则均视为侵权,本论坛将采取法律措施。 [b]

前言:[/b]般若是目前唯一一个主动表示愿意接受采访的人。采访之前我们没有见过他,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豆瓣的文章。那天下午见到他第一印象来自于他那参差不齐的刘海,很有特色(很可惜已经剪了)。第二印象就是他说话的慢条斯理,不过这是柔中带刚,温柔的强硬,他说的每一个理论都会跟随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例如钻石、开车、吕丽萍……我们的采访并没有聚焦于他的私生活—就像他说的,“没什么好谈的”—另外也是两个采访者没什么兴趣。本次的采访谈了一些很大的话题,为避免有读者睡着,我尝试总结一下要点:1.真实的自己2.平衡生活中的矛盾3.存在某个“神”。由于采访人水平有限,内容的晦涩或幼稚或词不达意之处敬请谅解,请多提意见。

——灵修

IMG_8593.jpg
[b]

被访人:般若
采访人:灵修、[/b]Samuel
摄影记录:kiokio

[b]

个人经历:

[/b]般若
生于南方,浪迹于北京,七年而返。
现安居于杭州小镇,过自耕自作的,田园生活,家庭生活,书斋生活。

对于自己,我没有什么想说的。
我的文字即是我流动的生命。

“我的心在我里面发热。
我默想的时候,火就烧起,我便用舌头说话。”【诗39:3】

如果偶尔羡慕我,在你上班苦作的时候美美地睡上一个下午觉,
那么,下辈子,欢迎你当个作家。
[b]作家拥有的唯三财富就是:自然醒、下午觉和白纸黑字建构的异次元世界空间。

仅此而已。[/b]我不回答问题。你的生活会回答你所有提出的问题。
以惊人而震撼的方式。但你总选择忽视。

如果你想认识我,或者给我写信。
请移步:http://www.douban.com/people/paraparamita/

你好,孤独。
[b]我是般若。

[/b]人生就是不断平衡的过程,你就是去处理不断的矛盾,你修行的终点就是解决所有的矛盾,但是那天永远都不会到来。[b]因为生命是没有终点的流动。

[/b]问:你跟家里人出柜了么?
还没有,虽然我们要做真实的自己,但是不能太暴烈。人生,可以活得既很智慧,又很慈悲。

问:什么叫既活得很智慧又很慈悲?
就是说,我们的人生需要平衡。很多人觉得要很暴烈地去做真实的自己,这样你或许会觉得自己很勇敢,但你(对自己的父母)够慈悲么,你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么?
所以,做真实的自己,基本上可以说三个步骤跟阶段:第一步,接受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身份;第二步,敢于去表达真实的自己;第三步,考虑以一种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别人,表达自我。
做真实的自己,是一件无关于任何人的事情。没有任何标准,不需要别人点头。做不做真实的自己,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欺骗自己也只有你自己知道。

问:可是到了你这个年纪,父母一定会对你有一定的要求和期望,你怎么能慈悲地做真实的自己?
这是一个策略性的问题,你必须要今天就告诉他们吗?不需要。

问:那你自己是怎么打算的呢?
我先谈一个大的问题。比如说我自己,先向社会人出柜,然后再向家人出柜。等我的书出版以后,我有一点点知名度的时候,我再考虑出柜。我现在没有心思去说,别人也不会care。做真实的自己是一次革命,要有些成效出来,当很多人认识我之后,当人们认定我仅有某一个身份时,我会再告诉他们:我不光是这个身份,我还有别的身份,我是一名同性恋。
每个人都需要面临一个“多重身份”的问题。所以,你非要说你自己欺骗了谁,那不是你能做主的。这个(你是同性恋的事实)不需要你宣布,而是要看另一个人能够走进你生命有多深。
比如我的一个灵魂伴侣,我的每件事情她都能事无巨细地了解。而对于我的父母,我是个孩子。上班了,我们的身份是一个白领。另外我们对朋友就是另外一种身份。
佛家说,我们就是一些身份的组合而已。什么是真实的自己,你自己清楚就行了。你像一个钻石一样,多个切面,一道太阳光照过来,呈现出多种色彩,自己要清楚,这样我才能把真实的自己表达出来,真实的自己,彩虹的色彩。

问:你和爸妈的关系怎么样?
很好呀。我越来越成熟了之后,我不会用任何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家里的亲子关系——“你要沟通到什么程度你才是爱你父母?”没有这个标准,nonsense。我觉得,让他们对我放心,整个家庭在一起生活很和谐,就好,这就是我的标准。
我们的沟通一般限于日常生活方面的事情。沟通是双方的事情,他是个容器(指桌上的杯子),你把这个倒给他,看他们能接受多少。我父母只能接受一些我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你跟他们讲灵修,他们听不懂。
这就是刚才那个慈悲的问题,当你了解他是谁,就尊重他是谁,用他们舒服的、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你是谁。

问:父母会不会表达他们的期望,你又是如何平衡的?
当然会的,这要看你怎么平衡了,平衡有很多手段。
例如我老妈希望有一个外国媳妇,最好让我找一个法国姑娘,生个混血儿孩子很漂亮,很聪明;她从我十多岁的时候开始提,提了十年。
每次说的时候,我都不会抗拒她,我会跟她说好呀,我会跟她讲:我有一个同学有个法国女朋友,但是他妈没有你这么开放,不能接受一个外国媳妇,想要个东北媳妇。我妈听了也挺高兴。你不需要跟她说“我不要外国媳妇,我不要娶。”我觉得沟通不是这样的。沟通的艺术,是很美妙的,沟通的目的只是你要了解她的想法。然后我了解了我爸妈是希望儿子找一个法国媳妇,生个混血儿。至于我要做什么,那是我的事情。

IMG_8683.jpg
问:其实你爸妈可能只是在表达希望你找个媳妇,但是没有严肃去谈这个问题。
沟通的艺术是为了了解对方。你了解了对方,也了解真实的自己。当对方的期待和真实的自己有了差距时,你需要找一个平衡点,就像玩儿跷跷板。有效的沟通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等我经济基础实力好一些,还有以后和伴侣稳定了,比较成熟了,能够做一个爸爸了,我会领养一个法国籍小孩儿,当然最好能是混血儿(其实当然国外和国内的孩子都行)。满足父母的需要,也满足自己的需要。满足父母的需要和做真实的自己肯定有矛盾,关键是看你自己能够做到多少了。我尽量去满足,但是不去违逆自己的内心。所以这就是一个平衡。以后要是像瑞奇马丁,找一个女人做试管婴儿,也没有问题,(如果有这个条件的话)那是我自己亲生的孩子。

问:但是你爸妈可能不满意。
那就再平衡。人生就是不断平衡的过程,你就是去处理不断的矛盾,你修行的终点就是解决所有的矛盾。但是那天永远都不会到来,人生每一天都会抛给你新的问题。你永远都在走这个道路,玩儿跷跷板,控制和失控艺术,永远都在跳舞。

问:我觉得你很乐观,不会担心失控吗?
失控以后再去平衡。我的平衡不是来自于我会控制,而是来自于我接受失控,某个状态失控后,在失控的状态里待一段时间,了解为什么失控了。这个状态失控了之后,应该待在这个状态中,试着去了解它。

问:你是说平衡失控以后,再找到另外一个平衡点吗?
你说的寻找另外一个平衡点,是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你应该进入那个混乱,了解那个混乱。

问:你是不是接触了灵修之后才有这样的洞见?
我告诉你,我是不是接触了灵修之后才这么洞见?我发现不是(灵修的原因),因为我的灵魂伴侣,她完全不接触灵修,但比我还了解这个(人生),看得更清楚。

问:你将来会结婚么
除了自己所爱的伴侣,否则我不会结婚。

问:我们都会等着美好的那一天。
我跟你们讲一件事情,CCTV4做了一期节目,费翔和刘文正的特别专题,费翔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歌浪子”,刘文正是“让人怀念至今的声音”,照片一进一出,中央电视台要说什么,他们不知道费翔和刘文正的关系么?——很明显,但为什么还要做这个东西呢?
就是说CCTV 在表态,他们已经可以接受这种事情,他们甚至在全中国在普及这个东西,两个男人也可以这么在一起,给一个“范式”(Mode)。
原来CCTV这样的电视台,他们的创作者思想比我们想象得要活跃很多。

真正能够缓解内心焦虑的方法是:你去探索你自己,了解你自己,表达你自己。注意力放在外面对你没有任何帮助。
不光是这个圈子的人,所有人都要认清这一点。

问:我们是不是说的太远了?
没有,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不想总局限在我自己身上谈。
张爱玲成为特别著名的作家以后,她说她要“去个人化”,de-personalize。
我个人没什么好谈的,我比较愿意谈宏观的,宇宙性的,社会性的东西。我个人而言私生活方面,可谈的不多,太个别的问题(对于访谈没有太大意义),我比较想把自己放入一个社会语境下谈,这么一个时代下面。我是所有人类中的一个,芸芸众生的一个,我希望我谈出来的东西,不光对我有帮助,能够帮助到别人,有价值。
或许大家都已经对别人的私生活上瘾了,我觉得他们在解决一种焦虑,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谢霆锋和张柏芝离婚了,很多男女可以把焦点转移到他们身上;还有费翔和刘文正——之所以那么多人都在讨论这些八卦,那是因为,大家都在逃避问题,不需要面对自己的问题。
其实这个是没有意义的,不能解决问题的。真正能够有帮助的,是我们需要回归到自己。

问:嗯,身处这个社会,会被社会抽走很多自己的精力。
如果你正式地开始了自我探索之后,你会发现,“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ness)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儿,犹如洪水猛兽。特别是你处在无意识状态时,你每天被各种外力拉来拉去。所以,要把焦点拉回来,不要总关注外面,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

问:就这一点而言,你是不是觉得你接触了灵修之后,自己有了很大的转变?
这对我而言是180度大转弯。
我们G圈,每天出去谈的事儿,不都是一样的么?谁和谁分手了,谁和谁在一起了,谁谁谁的衣服最好看。
但是当朋友处在低潮的时候,真正地聊天(打电话)的时候,我们聊什么?我们聊的是自己。
真正能够缓解焦虑的方法是,你去探索你自己,了解你自己,表达你自己。注意力放在外面对你没有任何帮助。不光是这个圈子得人,所有人都要认清这一点。

Samuel:你说你在北京漂了7年,是不是有什么突然的事件让你发生转变?
你的灵魂一直在渴望转变。至于——是在激烈的转变中发生的,还是在潜移默化中转变的——因人而异。
我个人感觉,我的自我探索是炖鸡汤的感觉,一会儿文火,一会儿烈火,这样转变的。
只有当你的灵魂渴望探索自己的时候,转变才会发生。
你有多大的杯子,你才能装多少的水。只有自己敞开,这(自我了解)才会发生。

问:你是什么时候发生这些变化?
我大学之前很自卑的,高中时候,发现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我的心理治疗师说告诉:你那个算是严重的抑郁倾向,但还没有到抑郁症。所有的同学都觉得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们会用很难接受的词汇来描述你的,比如说“你是个娘娘腔”等很暴力的语言来描述你,语言非常暴烈。如果你是个内心比较敏感的孩子的话,你对别人对你的每个看法都会锱铢必较。
为什么,你无法了解你自己,你必须通过别人的态度来了解你自己,了解你是谁,那个时候你必定是焦虑的,发觉别人眼中的你是这么不可爱,这么讨人厌的人。但是,后来你了解了自己,你不需要别人来给你定义你是谁,不需要别人的反应来证明你自己,你自身的存在只是一个自证自明的事儿。

Samuel:你如何看待我们组织
灵修:我想对你来说,我们比较激进。

我觉得需要你们,这个社会需要你们。

灵修:我们当前锋。
打前锋要小心啊。
你们看过《荒人手记》么,那个小说我建议你们去看一看。(作者)朱天文是个过来人。
她生命中有这么一个插曲,她的文学创作走到低谷的时候,碰到一个朋友,那个人是个男同性恋,他在感情、事业、人生上更为低谷。朱天文听这个朋友讲他的故事,突然有愿望把这些(故事)表达出来。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同志文本”《荒人手记》。
她从社会学角度、人类学角度、文学角度和宗教性的角度,来关照这个群体。
书里主人公男二号——阿尧——就是一个很激进的人。他母亲是基督教教徒,他就当着母亲的面,带419的对象进出卧室,完全不顾母亲感受。他的妈妈无比痛苦。后来他就去了美国加州、日本……等等地方参加同志运动。最后,他把自己“杀”掉了。太过于强调张扬自我,后来搞得就跟福柯一样,参加夜生活,各种鬼混,后来感染了艾滋病。
作者以旁观的角度,来看这个“我”最好的朋友,最后目睹他死在艾滋病的病床上。觉得太过于不值得,太愚蠢了。
这就是我说的比较激烈的出柜的,你对自己,对亲人都不够慈悲。糟蹋自己的生命。
朱天文没有下定论,作家的视角比较敞开,她的态度是说:人生就是一个实验,阿尧走了一条燃烧自己、探索自己的,毁灭性的道路,这对每个读者都有自我反观的意义——你要走哪条路?
张爱玲说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懂得别人,懂得自己。

灵修:你比较温和吧?
我不是温和派,但是我的人生在臻于平衡,所以才是现在的我。
Samuel:暴力的温和。
对。暴力的温和。

生命中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偶然的,背后都有很多看不到的精微的运作。你要保持打开,把你的容器打开,才能够接收其他东西进来,才能够保持鲜活。

问:你怎么看待吕丽萍事件?
首先,大家要有基本辨识。一个“宗教性”的人,可以过着“宗教性”的生活却与“宗教徒”没有关系,不只是没有关系,反而是泾渭分明的。
宗教性的是用普世性的价值观来看这个世界——不会用既定的标准审判别人的存在。谁给你权利审判众生?要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存在。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个事件——很多看似没有道理的事情,也有它的道理。
你觉得吕丽萍的意义是什么?
它有它的意义。把这个话题拿出来说,信基督教的影视明星,这么去定义她很准确的。这个里面是有精密安排的,是更高的神性层面东西在运作、安排。——所以你说我是“无神论者”,我否认这一点;但是我的“神”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东西,不是“一个坐在高高椅子上的白胡子老人”;而是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的那个东西。也即是神性。
有很多人不了解,觉得是伪科学。这是“超意识(Super-consciousness)领域”的一个实验,做过这个实验的,才能知道定律的真假;还没做过实验就去否定(它真或假),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Samuel:你做过什么类似的实验?
拿我自己作为容器,去做实验。
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是:每一件事都有精密的安排,就如今天我们见面。
前几天我在上海遇见一位老教授,我们谈到堵车的问题——有的人嫌堵车烦,事实上也许没有堵车,前面是一个车祸,正好你就会遇到了。
如果你看过那个电影《源代码》,或者《骇客帝国》,你就会知道,无数的生命可能性、无数的生命版本,都同时处在“平行空间”之中。我们以为自己肉眼看到的这个物质世界就是唯一的空间,那是一种很大的无知。

Samuel:关键是没法证明。
灵修:这也是慈悲的一点。

我不觉得是慈悲。
事实上就是对自己好一点,对生活感恩。因为我所了解的真相,能让我觉到幸福感。
恩,我觉得很好,就坚持它就好了。什么样的价值观能让自己幸福,那么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就行了。我并不想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

灵修:为什么现在主动接受采访?
就是觉得时间到了。如果以后成为公众人物,一定会有许多类似的采访,这次也算是一次“预演”吧。
“以后如果有媒体来访问我,我要不要和他们说这个事情?”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排练。
——但是我想说:你要是探索你自己,生命中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偶然的,背后都有很多看不到的、精微的运作。你要保持打开,把你的容器打开,才能够接收其他东西进来。
其次,我想说:原本我们不相信另外一个空间,但是去年《源代码》,讲述的是“多重宇宙说”(或者“平行空间说”)。其实西方物理学家,越来越多开始研究这个的东西,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这)是存在的。还有《骇客帝国》。这些电影的灵感,依我看都是来自于“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又称“灵性觉醒运动”,起源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西方国家)的发现。在中国,很多消息都很闭塞,所以你更需要敞开,接收更多的东西,保持鲜活。

IMG_8613.jpg


……在中国,随大流、跟从集体意识的惯性太强,因此,大家都在找“标准”。流水线生产,大家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人是有很大差异的,不能“统一化管理”——这不光光是(同性恋)圈子内部的事情。事实是:整个集体意识的形态,都该改一改了。

灵修:我们再转回到你身上吧,你现在的出柜程度是什么样的?
出柜程度?不主动不回避。你们联系我的时候,我认识一个我的伴侣,我们在一起时,他说:他的价值观是既不违背真实的自己,也不去冒犯别人——不会冒冒失失地告诉别人自己的身份,也不会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活在这个世界上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感觉舒服就行。这也是我的价值观。

灵修:但我们周围就是这个样子,大家会觉得,要是不隐瞒,就等于一定要说出来。

并非如此。
我们打个比方:轴线的两端,一端是百分之百的隐瞒,另一端是百分之百出柜。其实,大部分人都在中间游走(很少有人对全世界60亿人都出柜,也很少有人在这世上硬是不把自己的真相告诉任何一个旁人)。
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就好了,每个人都找到一个适合的位置,可以让家人、朋友、我自己,都在这个“位置”上都很舒服,那个时候的你是最平衡的你。

Samuel:在你灵修过程,更多的关注自身,对于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是否关注的较少。
不是,这个不是平衡的生活方式,最好的平衡是“每个面向都平衡”。
现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失衡,不是在注重外在,就是太注重内在。大部分都失衡。
周围的朋友都是和你价值观一样的,但是你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个社会关注这个国家。这才是最好的平衡点。
同样,对于“出柜的时间”,也没有标准答案。谈恋爱之前或者之后,都可以。因人而异。
自己去感受那个点。

Samuel:社会有标准存在的时候,我们总会参考那个标准。

因为中国人太缺乏安全感了,随大流。开车的时候,哪条道车多我就靠哪条道。好像有个事情大家都做,我也去做,就比较安全。我觉得最好不要这样。
真相是:一但“去标准”(de-standard)之后,一切都有了可能。都自由和解脱了。谁说两个零不能在一起?谁说谈恋爱之前一定要向父母出柜?
……在中国,随大流、跟从集体意识的惯性太强,因此,大家都在找“标准”。流水线生产,大家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人是有很大差异的,不能“统一化管理”——这不光光是(同性恋)圈子内部的事情。
事实是:整个集体意识的形态,都该改一改了。

Samuel:中国社会这么多年来就是这样,你之前说要找平衡点,当一个人觉得跟从集体意识时他更舒适,不也是一个平衡点吗?

你首先要有意识,才可能去找平衡点。试想:如果你不在驾驶座上,车子自动驾驶,怎么去找平衡点?因为你是无意识的。你“不在”自己清醒的意识中。
你必须首先待在你的位置,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然后才可能去张扬自己,伸张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修行是在干嘛,就是对自己更多生命面向开始有意识。——开始,我们觉得完全没有意识,后来对自己的某个局部有意识,慢慢地,修行,最终对自己的“整体”开始越来越有意识。——这就是所谓的“自我扩张”(Self Expansion)——不断把觉知放大,把客体的对象越来越多地容纳进来,慢慢地放大到整个社会、地球、宇宙。
所以“超个人心理学家”曾说:“所谓进化(Evolution),就是越来越有包容力。”
没有修行的人,他的包容力很小的。不说别人,就说吕丽萍,她其实只是一个教徒,却不是一个宗教性的人。她只接收宗教信条的约束,无法超越那个界限。

Samuel:那么当下,有没有什么问题正困扰着你?
这几天我比较密集地想一个问题是:找到另一半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我和我的伴侣,认识半个月后就和平分手。分手是生命中的一个转折,这个波动,其实是一个“意识危机”。
当我和我的伴侣在一起时,我有很强烈的归属感,虽然不经常在一起。那个时候我的创作状态很好,每天可以写很多东西,以很安稳的心态做自己的事情。和平分手之后,突然会有一个危机,就是那个所谓的“归属感”,来的很快,现在走得也很快。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意识平静状态”很快就失去了。
我说过:“在失控和控制之间舞蹈”,但“失控”是你预料不到的。
当时是我有意识地去选择,主动提出和平分手。但意识上的失控,是你预料不到的。那么,当它来了,你就要处理这个问题。
本来,光这一个问题就够我处理的了。不想,这时,我的“前前任”也在我的生命中突然出现,我们又见面了,我们在一起待了一个晚上。好像我们想要尝试看看,还有没有机会再一次地复合,后来发现根本没有可能。因为他完全没有这个意愿。
发现这一点时,我意识到自己变得很恐惧。因为相处那么久的一个人,认识两年多,现在竟然发现:我完全不了解他,我们要的东西根本不一样的。——我要找的是两个人努力在一起生活的状态,他要的仿佛就只是性,太震惊了,我们之间大概尝试了三次,每一次都失望。这一次对他的“再认识”,以及和我前任分手的双重波动,迫使我安静下来反思:到底需要我去处理的是外在的关系冲突,还是我内心一直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答案是后者。
我明白。如果我内在很清楚的话,外在就不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刚才你问我,是不是一直要找一个新的平衡点?你看,我试过去转移注意力。结果,越逃避,越糟糕;弃之不顾,任其发展的时候,它就像藤蔓一样,不管理时长得满屋子都是。后来我主动去观察,我去处理这个问题。当我深刻去洞察时,才发现自己选择伴侣确乎很冒失,从占星学上说我的月亮是白羊座,我的潜意识里真的是挺冲动的,不会考虑太多,就在一起了。我后来检讨自己,也借鉴别人的经验。
飞赞上有个帖子,很有道理,说现实层面上至少交往一个月或三个月再选择在一起,我觉得这是一个过来人说的话,比较负责任。
所以,当我突然从“有伴侣”的状态回到“无伴侣”的状态,我就开始反思:“找到另一半真的有那么重要么?”眼下,所有人似乎都在上网找另一半,但是,找到另一半,还是找到完整的自己——哪个更重要?我通过自己的生命经验,意识到:找到完整的自己更为重要。重要得多。

Samuel: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最真实的自己?
我还是那句话,我们的注意力都不要放在最外面。
现在好像大家都需要被拯救。等着被爱人“拯救”。生活中大家都觉得:如果出现一个爱人,我们的生活就能“被拯救”;此外还有一种“拯救者”的角色,我们要去拯救谁谁谁,就是“殉道者”的生活,幻想进入某个人的生活就能拯救某人然后得到满足。
其实,我经常扮演“拯救者”的角色。后来我意识到:这样是不对的。
你不是什么拯救者,你只是你自己。
唯一的真相是:一个人只有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才可能获得最终极层面的安全感。

Samuel:你觉得你和你前任伴侣很短时间内在一起获得的那种归属感,与你接触灵修、自我探索所带来的归属感相比,是不是特别易逝?
其实,生命中所有的喜悦和痛苦,就是我们修行的主题。
修行是干什么?——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探索自己。在自己的生命中学习。当你自己越来越完整时,当你把注意力拉回来时,你了解自己,你完善自己,那个转化是很大的,让自己很喜悦,不会空虚。
但是——如果,你总是在无意识地渴望生命中有一位Hero进来帮助你、拯救你、爱你,你的注意力就是在外面,你的内在就一定会感觉很空,很虚弱。
只有你完完全全安住在你生命的当下,敞开自己,去面对自己,去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最终,你才能找寻到,真实的自己。

【完】

IMG_8634.jpg

后记:相较于之前的所有访谈,这一期访谈的力量感很强,这种力量感源于一些模糊纠缠的困惑被渐次清晰化后的激荡与震撼。我们常常因为碌碌琐事或情思焦虑迷失了自我,所以让困惑清晰的在意识中呈现出来是很关键的。
文中反复提及的主题词是“平衡”与“认识自我”,这对于每个自我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也为我们如何对待和处理同志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冲突带来了很好的启迪。我一直认为,许多问题并非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在诸如“出柜”、“自我认同”、“婚姻”等这类混杂了太多道德及个体因素的问题上尤其如此,我们暂且不论道德层面上诸多割裂但都各自正当的价值冲突无法化解,个体差异的存在也确实是一个事实,每个人是否活得幸福只有他个体最清楚,我们如果非要以集体意志(往往是未经论证和达成一致的,且大都代表着部分激进态度的)去取代或者压制个体意志,将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所以,我一直提倡在上面诸多问题中,我们不能去逃避(即要正视和认识自我),但从不主张必须要如何做或者应当怎么做(“必须”是一种义务,“应当”是一种道德要求),因为你的经验并不一定能适用于他人,而且你的经验更无法上升为一种道德规范(即休谟问题)。当你主导着舆论,挥舞着群体权益优先于一切的大棒砸向众人时,很可能你让许多人因为丧失了自我意识而让他们的世界失衡。然而,你并无法去承担失衡甚至毁灭的后果。
写这篇后记的此刻,我刚从山谷里回来,浑身酸疼疲惫,两夜露营有狂风有寒雨,厉害的时候旁边的一个帐篷被风刮塌。但越是这种时候,你反而越容易看清自己,当凌晨风停雨歇后走出帐篷,面对漫天星辰,你才知道你有多胆怯、渺小和懦弱。
那个完满的自我始终离我们很远。

——kiokio

文字读起来有些吃力,当然认真看还是能看得懂,比较赞成那个不隐瞒也不主动告诉的观点。

自己对灵修(不是新闻版版主)也是比较感兴趣的,觉得跟受访者的态度差不多:1.灵修是要更好地认识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内心,要对生活感恩,接受各种混乱与失控,不逃避,深入混乱之中寻找平衡;2.相信有一个神的存在,不一定知道他到底是谁,是上帝真主还是玉皇大帝,他就是世界运行的最高准则,也可以说是”道“。灵修也是要寻找这一个”道“。
缺乏安全感的确是中国人随大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事情因为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已经写到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里去了。

还有如同受访者所说的,有意识之后去寻找的平衡,跟自然而然懵懵懂懂的随遇而安是不一样的,前者是看到了矛盾,并且学会接受和处理后才能达到的高级形态的平衡,后者是根本没有意识到矛盾。但对于后者,生活中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总是回避,并且就算自己没有看见,它们也会存在于自己的潜意识中,总会有带来焦虑、茫然以至于爆发的可能。用冯友兰的人生境界来诠释的话,前者是高级的“天地境界”,后者是原始的“自然境界”,中间隔着意识到的矛盾而为矛盾所困扰的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

“宗教性的是用普世性的价值观来看这个世界——不会用既定的标准审判别人的存在。谁给你权利审判众生?要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存在。”这句话是自相矛盾的。

另外,每每看到人谈及群体性、个体性,说到群体规范就是挥舞着道德的棍子的时候,总觉得这里面要加上很多很多的前提才能使这个命题成立。说开去一点,这就好比“普世价值”和“中国模式”之争,总不能拿“中国特色”否认一切普世性价值吧?即使在“自愿非伤害”的大前提下,每个领域还存在各自的小前提。强调极端的“自我意识”,其实和“存天理灭人欲”的危害也没差了。

确实,很多命题需要加很多前提才能成立。就比如我后记里说的“集体意志”并不等同于普世价值,所以我特别加了括号进行了限定,而且“群体权益优先一切”这才是中国特色的东西,并不具有普适性。我们需要提防的是个体性被未经辨识和正当性论证的所谓的“集体话语”所淹没。极端的个人主义当然不可取,但在缺乏个体意志的情况下,普世价值中所包含的“自由”又在哪里。

“群体权益优先”,有的时候甚至只是人数占多数的那一群体就自称可以优先,这种情况到处都是啊,比如对少数族群的污名化,再比如最近美国理性主义者的聚会这条新闻,据说在美国无神论者的处境比同性恋者还艰难。这种情形很泛滥,很需要被纠正。

普世价值中的自由自然也不是没有约束的自由,我们所需要讨论的是,约束的度究竟定在哪里。我常常看到某些同性恋者为了替自己的性向正名,就投向了极端自由主义,只要说到群体规范就是挥舞道德的大棒。却根本不理会性向所代表的自由和极端自由之间隔着好大一条鸿沟。

私以为,般若所称的“宗教性”并没有必要称之为“宗教性”,其实叫“哲学性”,叫“爱智慧”也未尝不可。
个人还是很爱福柯的,或许小尧也爱。朱给小尧的评论是“人生是实验”,其实也可以更积极地说“人生是艺术”。而艺术的价值,就是创新,探索可能性,并用人生把它展示出来,就是生命的艺术。
关于关注自我的问题,我觉得般若的表达容易引起误解。实际上,在般若的表达中,有三个关注——关注自我、关注别人的“自我”、关注宇宙、社会等外界的大事物。般若的意思应该是不赞成关注别人的“自我”,但是对于自己这个“自我”和宇宙、社会之类的是关注的。但是,这么说的话,我就不理解,为什么般若更明确地提回到自我,而不是让大家跟他一样,关注宇宙、社会呢?除非般若给出一个关注自我与关注宇宙、社会是相通的,这么样的解释。但是,这样的解释,我推测可能还是有相当的神秘主义色彩的。
尽管我无力否定这种神秘经验的存在,但是我更愿意世俗地进行讨论。按照罗素的说法,有的不幸的人极难安慰,这些人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一类就是过分关注自我。而罗素开出的药方就是,把精力投入到客观事物的研究中(这里不能抬杠说,没有客观事物什么的,因为这里不是在这个层面讨论的)。比如,你喜欢研究机械,你有事没事就研究研究这个结构是否合理,能不能改进,这样的人往往容易幸福。(当然,罗素的目标是很比较世俗的幸福,你可以不追求这个,自我选择,自负其责。)用马克思的话说,这就是“对象化的劳动”。我们需要将人的力量对象化(我觉得,也可以说“客体化”、“物质化”,说“外化”也挺好的,但是有人是把“外化”跟“异化”联系起来的,于是就不是“对象化”的意思了),或者说就是,你得干点儿事儿。只要你不陷入“异化”的困境之中,被你生产出来的物统治了。所以,鄙人希望提倡一下,关注身外之事。当然,罗素和马克思,在不同程度上,或者不同层面上,是反宗教的。但是,我觉得,他们的观点,对于很多的仍然世俗中的人,更有帮助。
我觉得,般若的访谈挺严肃的,所以我的回复也不会显得很雷人吧。

听闻酷儿论坛要关闭 希望这是个愚人节消息。

因为我才刚刚加入这个团体。

对于以上所有的评论 我想说:很感谢你们的阅读。很感谢能听到你们的声音。

我唯一想说的是。其实你们看到并不是我,而是你自己眼中的世界。

所以,尽情地解读它。

问:就这一点而言,你是不是觉得你接触了灵修之后,自己有了很大的转变?

般若是灵修的BF?还是这里的灵修不是人名:onion_39:

师伯你想多了…

做真实的自己,基本上可以说三个步骤跟阶段:第一步,接受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身份;第二步,敢于去表达真实的自己;第三步,考虑以一种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别人,表达自我。
做真实的自己,是一件无关于任何人的事情。没有任何标准,不需要别人点头。做不做真实的自己,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欺骗自己也只有你自己知道。

我觉得这段话说得很赞:onion_13:

这集是在探讨生命的存在方式和意义的么?感觉被访者总想往上走,而访谈者总想把他拉回现实,这也是所谓的平衡吧。

有的句子可能没写好,读起来像是从英文机器翻译过来的一样,都有点怀疑被采访者是外国人了…
Anyway,从他的角度来看他所说的一切还是不错的

从我来看,文学工作者的文字输出是给大家看的,如果大部分精力在于关注自己的话,气量有些不够,不过在国内这个环境下也不应勉强。

仔细看完访谈和楼下的评论,感叹都是高人。
作为俗人,我浅薄地谈一下自己后感:就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试图用梵语,外人只懂通俗唱腔。梵语的结果往往是常人雾里看花,很美好崇高却终究难以实现到个人;通俗的优势在于人人能在浅薄“暴烈”的细节中找到真实,即使不具有“普世”的意义。
其它就不多做评论了,也暂时没有资本去评。活在当下,四个字的学问很多。

太阳天蝎。月亮白羊。上升天蝎。金星天平。北交金牛。。。。。。。。。。。。。。。。。。。。。。。。。。。。。。。。。。。。。。。。。。。。。。。。。。。。。。。。。。。。。。。。。。。。。。。。。。。。。。。。。。。。。。。。。。。。。。。。。。。。。。。。。。。。。。。。。。。。。。。。。。。。。。。。。。。。。。。

定位自我虽然重要但是不是全部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和这世界有交互。
靠自己内心的世界生活容易让自己游离

如果真有所谓的“神”“道 ” 那么看看这个世界 这口味还真不轻啊

还有一点感觉就是 对于痛苦着的人来说
语言和文字的力量是不够的 只不过是正确漂亮而没有意义的空话
想要帮助的话 只有接触 行动中的爱才实际

顺便你们啥时候采访我啊 等了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