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女孩因同性恋被家暴、被精神病,昨日刚逃出又被父母抓回
【义务提供新闻通稿,欢迎引用、采访、报道】
2012年10月10日
日前,当事人女友 @歧途宇轩 发微博称,已成年的长春女孩小安(化名)因与她同性恋爱,屡遭父母实施家庭暴力,多次向警察报案却被送回父母家中. 长春市拉拉公益组织 @右域拉拉资讯 正持续为公众更新事件动态.
9月26日,小安被父母送入长春市第六医院(系精神病院),医生在完全没有核实家庭暴力是否真实的情况下,认定她对父母的恐惧源于患有“精神分裂症”并将其收治入院。不久,小安被父母接出院后软禁在家,断绝与外界的联系.
10月9日,小安趁父母不备逃出家门与律师和宇轩会面。但当晚,小安的父母向派出所报警称她有精神病,小安再次被警察强行送回父母家,又一次彻底失去与外界的联系,完全丧失人身自由。
缘由:爱上同性,屡遭父母实施家庭暴力
据宇轩介绍,她和小安是长春的一对同性恋人。今年7月底,18岁的小安由于恐惧家人对其长期的家庭暴力而离家出走,住在宇轩家中。8月9日,小安的父母通过警察把她强行带回家。跟父母回家后,小安经常遭到父母辱骂,还时常被父母跟踪。
8月14日,宇轩去接小安放学,两人被小安的父母和三个姨妈当众大肆殴打,“现场有老师报警,但警察到场后也没有做出协调,最终小安又被父母带回家了”,宇轩说。
第二天,小安的手机被父母没收,此后小安不吃不喝不睡,以示反抗。8月27日,父母对小安的暴力行为升级,小安被捆起来用毛巾塞住嘴巴,遭父母用电线、棍棒抽打。
8月29日,长春市妇联介入,妇联建议小安可以对其父母的家暴行为进行起诉。但是小安不忍起诉家人,妇联协调未果。
宇轩被小安家人殴打后的伤痕
借口心理咨询,被“骗”进精神病院
9月26日,宇轩接到小安父母电话,被告知小安要在长春市第六医院(系精神病院)接受“心理咨询”。宇轩赶到精神病院,小安将自己的身份证原件交给宇轩,并表示如果自己被关进精神病院,一定要救她出来。
小安接受“咨询”时偷偷拿她的手机录下了和医生的部分对话,从对话中可以看到,医生根本没有试图求证家庭暴力是否真实发生过,而是询问小安“耳朵和手有啥感觉么?耳朵里面有说话声儿么?有外人的那种声儿么?那种想杀你,想害你的那种感觉?”,虽然小安否定了这些,医生仍然诊断小安患有“精神分裂症”,当日下午,小安被关进了医院。
刚刚虎口脱险 当晚又被警察抓回父母家!
住进精神病院不久,母亲将小安从医院接出,并软禁在二姨家中。父母对她寸步不离的紧跟,禁止她出门、禁止她与任何人联系。
10月9日,小安趁父母不备,偷偷逃出了二姨家,与宇轩及援助本案的罗静律师会面。小安与罗静律师签订了书面授权协议,并拍摄了一段视频,讲述她长期以来遭受到的家庭暴力。被关在精神病院及后来被软禁二姨家期间,小安偷偷给宇轩写了15张字条倾诉思念,她也把这些纸条交给了宇轩保存。
不幸的是,小安的父母再次向公安报警,称小安有精神疾病,作为她的“监护人”,要求警察将其带回家。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清河街派出所当晚出警,不顾小安的反抗强行将她带回了父母家。小安再次被软禁,失去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
小安昨日逃出家门与宇轩会面
专家意见
伯宁律师事务所律师、本案代理人罗静律师
罗静律师表示,“我们的社会错误地全盘否定了精神病人的自决权,导致个人一旦‘被精神病’,她的权利也随之丧失,落入无司法救济、无法律保护的真空地带。小安与父母有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激烈冲突,且父母对小安有暴力行为,但医生和警察却以精神疾病为由,一次次将她推回父母的控制中。可以想见,小安的未来人生是值得忧虑的。出于律师的社会责任,我愿意介入此事,为小安提供法律帮助,让她从‘被精神病’而无司法救济、无法律保护的怪圈和死套里解脱出来。”
衡平机构理事、精神卫生项目负责人黄雪涛律师:
精神病收治缺乏利益冲突排查环节,常被利用于实施家庭暴力
黄雪涛律师表示,“由于屡遭来自父母的家庭暴力,本案当事人小安对父母极为恐惧和不信任。但在收治过程中,长春六院的医生没有核实家庭暴力是否存在,也无视了小安对父母的恐惧和不信任。无论医院有心还是无意,他们的收治行为都在事实上沦为了父母控制小安的一种工具,成为持续发生的家庭暴力的一个环节。”
“在衡平机构搜集到的个案中,利用精神病收治达到驯服家庭成员的事件并不鲜见,小安的遭遇并非孤例。这源自现行精神病收治制度的致命缺陷。精神病院自动推定近亲属为监护人,对于患者是否具备行为能力、送治人是否具备法定监护资格、是否与患者存在利益冲突,医院既没有审查的意愿,也没有审查的能力,所以不可避免的常被利用于实施家庭暴力”,黄雪涛律师补充道。
同性恋亲友会的执行理事阿强:
同性恋性倾向不是病,家庭暴力无法解决问题
同性恋亲友会致力于增进同志群体与家长的理解和沟通。阿强是同性恋亲友会的执行理事,他认为:“首先,小安已经是成年人,她有资格和能力去处理自己的事,而来自她家长的家庭暴力,本身是触犯法律的;再者,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用暴力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性倾向不可能因此而改变,不仅如此,还会疏远亲子关系。”
他还提到,“上周在成都举行了同志亲友恳谈会,有一位女孩儿因为性倾向的问题而受到家庭暴力,当时那个女孩儿忍耐,并决定以后要离这个家庭越远越好。这是家暴导致的另一种家庭悲剧。父母应该主动收集更多信息,了解性倾向的相关科学知识。”
阿强还认为,作为同志子女,在告诉父母性倾向时,应该事先主动提供有关的知识,给他们打好“预防针”。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