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满一年了,按说总要写点周年纪念文字什么的。本来想的题目是“正拟透参萦绕事,未曾顿悟已经年”,偷的别人的一句诗。写之前透参了一阵,想到后面竟然开始怀疑爱情了,罪过。我到底是不识宝有何贵、玉有何坚,还是不要瞎悟了。
但凡问情侣的故事,都是从“你们开始是谁追谁的”。这于我和之七实在说不清,于是不管是谁回答时总说“相互有好感,没有谁特别追谁”。所谓的“好感”内涵不管有多广,总还是逃不了“色相”、“寂寞”两个词。我是没什么色相的,输了之七一大截,他后来遇到的“表白”也自然比我多。什么“遇到你时,我就想追你”之类的,两人都有收到过。在为自己的男友很有魅力而窃喜顺带吃醋的同时,我也会想,即便你真的追了,又一定能在一起吗?
先前听迪克教授讲性格是天生的,两人性格不合,婚后再怎么磨合也是白搭。现在又在看典型范畴、原型理论的,于是重新组织了三观。想必什么“性格相合”也是个典型范畴吧,没有什么绝对的天生一对。坛子里征友也总是林林总总列上一堆条件,跟搞招聘似的,但末了也会补上一句“但书”——如果感觉不错,可以考虑破格录取。哪来那么多八字相合的,合不了的地方,也只能靠磨了。
于是乎,两个人真正的恋爱是在确定关系之后,而非见色动情之时。从朱砂痣变成蚊子血,恐怕是所有情侣都要经历的过程,熬得过去,蚊子血就成了墙上的画儿,熬不过去无非是另找一颗朱砂痣。记得第一次差点被气哭是在今年元宵去吴山广场赏灯时,之七是不喜欢人多凑热闹的,结果心情就变得很糟,我便遭了秧。那段时间很郁闷,才发现自己对对方的性格了解的很少。于是便去求医问药,问花花,问那些我认为的“模范情侣”,所得药方不过是互相体谅之类人尽皆知道理。好事需多磨,坏脾气见久了也就不以为然了。
之七的朋友总是会劝他对我好一些,别老是说我这儿,说我那儿的,每当这时我也会傲娇地附合两句,但也仅限于此。之后仍是他继续他的嫌弃(唾弃?),我继续我的没脑子。已经这么好了,如何还能再好一些?
风花雪月总是有的,跟之七在一起的每个周末几乎就没有宅在房间里的时候。我们在游天竺、爬龙坞、吹夜风、踏溪水的时候,你们未必能知道杭州不止是一个西湖。幸福的人经历的幸福未必都是相似的。但比风花雪月占了更多份量的还是柴米油盐、吃喝拉撒。刚过去的暑假,我真真成了个家庭主妇,和嫁作人妇的白娘娘一样,关心的便是三餐饭食、四季衣裳。每天上网找菜谱,计划着菜钱怎么用划算;夏日里衣服换得勤,才积了两三天就是一堆;纸没了、水没了、米没了,都得有个数。什么勤加修行、早列仙班的,早就没有了那个心性。
在一起一年,虽不是长,也不算短了(贵圈多短命,自当求多福),有时做梦却总是梦到自己是单身,于是梦里便觉得不对劲,虚得慌。集中意念紧想慢想,醒了,侧头一看枕边人,才算放下了心,然后又睡去。虽然说“合则来,不合则散”,可现在放在我身上,我却又如何舍得?彼此都算不得元配,自然也求不了什么从一而终,只想着现在和一半握在手中的将来就行。
两年前写了篇《春去花还在》,多少悲了些。现在取了这么个题目,也是有照应的意思。之七问我算是乐观还是悲观,我说是消极的乐观,他是懂我的意思的,不乐观点怎么去应付那么多麻烦事儿。
http://www.xiami.com/widget/0_3507327/singlePlayer.swf
摄于黄岛金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