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行

巍巍我巴蜀——“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虽然这句话形容的是有都江堰之后的成都如何富庶丰饶,但实际上整个四川盆地,自古以来都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她不像北方,频繁的春旱冬旱,时时预警着食物的匮乏、饥馑的到来;甚至不像盆地外的南方地区,江南,秦岭淮河以南,冷热空气可以从北方长驱直入,极端的暴晒、爆冷、大风天气时时光顾。四川盆地在近代以前,永远是温和,湿润,物产丰饶;正是因为这样优越的气候,养成了蜀人“闲逸”的生活情趣,“少不入蜀”、“天府之国”都是描述这种舒适生活的古谚。

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四川人的性格特征都是一个奇妙而值得关注的景观。地道的四川人不管多大年龄,都有一股灵气和活泼之情;当然,在年轻人、孩童那里,这种特征就更加明显了。四川人骨子里是孩童的性格,机灵,好奇,喜欢玩,调皮,活泼。
一般来说,在尊重个性、尊重自由的成长环境里,会生出这种性格的人来,比如西方不少奇奇怪怪的比赛都有人参加,这是个性化社会带来的。受过优质教育、智商又很高的人,也会生出这种性格,比如卢梭,即使已过中年,仍然是看到自己喜欢的山谷小溪,会蹲下来一看就是一整天;比如一些第一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自始至终都有一种孩童心理,终生保持着对大自然的好奇和兴趣,终生活泼而有童心。
而我们四川人,没有生活在个性化的西方文化背景下,也没有像一流的科学家那样受过优质的启蒙教育,却天然整体性地具备这样一种性格特征,实在是四川文化的优越和骄傲!人如果从小到老始终有一种调皮的态度,来伴随、玩味人生,永葆活泼和灵气,他真地是非常幸运,非常幸福!所以,你如果生在四川,或者你受四川文化的沐浴也从骨子里具备了这样一种性格,恭喜你,你得到了上帝的眷顾!
鲁迅:“相书上有一条说,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贵,我看这并不是妄语。北人南相者,是厚重而又机灵,南人北相者不消说是机灵而又厚重”——这句话谈到了,南方人“机灵”。四川人是超级机灵的,这个自不必说。人们还常说湖北人是九头鸟,根据我观察的几个湖北人,确实是这么回事,湖北人也是很机灵的。反而在杭州呆了几年,感受不到江南人如何像鲁迅所说的“机灵”。杭州人在我眼里也是厚重而有规矩的,虽然他们白嫩的皮肤倒一如南方特色。

在自然经济时代,四川永远都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之一。早在秦朝,统一巴蜀就对统一中国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这里太富庶了,粮食太多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隆中对是这样描述四川的:“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四川,孕育了“五千年一遇、前无古人”的文人才子苏轼,不仅在中国历史中,即使在世界历史中,我们也很难找到像苏轼这样灵气十足、才华横溢的奇才艺术家。

“蜀道难”、“益州险塞”,说的都是入川之难。“噫吁巇,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朋友,你如果从陕西的汉中由北入川,一定能看到最雄伟、最让人恐惧的高山大川!不管你头抬得多高,你永远望不到山顶;烟雾缭绕,高耸入云,一座接一座不留缝隙,远处是,近处是,全是高耸入云的大山群。你会恐惧,恐惧这里的人烟稀少,恐惧大山压境给人带来的窒息感,恐惧无边无际的大山群给人带来的无助感、迷途感。你会从山谷小桥上擦身而过,而桥底下就是几百米的山涧,溪水淙淙,哗哗作响,幽邃神秘,掉下去会粉身碎骨。你会看到真正的山泉小溪,在青翠的高山峡谷间,悄悄地流淌……
你会感慨,即使是这样“难于上青天”的高山大川绝壁,都挡不住人的求食求生的步伐,经不住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一代代人的探索摸路,最终还是越过了这人烟不通的绝地,最后找到了天府之国。
《三国志》里记载邓艾偷渡阴平,由北入川的艰险:“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邓艾平定四川后,嘉奖诏书写得特别漂亮,在这里不妨转载下:“十二月,诏曰: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枭其鲸鲵,使僭号之主,稽首系颈,历世逋诛,一朝而平。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虽白起破强楚,韩信克劲赵,吴汉禽子阳,亚夫灭七国,计功论美,不足比勋也。其以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
在古代,入川还有一条途径,就是沿着长江从下游往上走。这条路途也是至为艰险。你如果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一定能切身体会到这条水路的艰险。出川赶考,不仅仅是一次千里迢迢的远行,也是一次生死考验。长江峡谷,暗礁满布,水流湍急,水路出川“九死一生”;出行前要焚香烧纸,拜祭神灵,才敢上船,顺利走出险要地段后才能松一口气,感谢神灵保佑。
如今,有了铁路,甚至从陕西到四川的高速公路都有了,入川再也不是“生死考验”,但是沿途的艰险,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的。
虽然如此艰险,可天府之国的富庶,却是盆地之外难比的!所以祖先不惜身命艰难入川,子子孙孙却永久享受富庶安逸的生活,冒险也值。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中途让我们欣赏一下,四川眉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一首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们平素见到的苏轼的几篇词,几篇散文,比起苏轼的所有作品来看,并不算很好的作品。我前段日子有幸浏览了苏轼几篇不出名的作品,才理解为什么苏轼赢得了林语堂那么高的崇拜,发自骨子里的崇拜;为什么有这么个说法,五千年才出一个苏轼。才情,才华,通灵,空灵,壁高千仞,出类拔萃,绝冠群芳。或许,只有四川,才能孕育出如此空灵技高的神人奇才!

“少不入蜀,老不出川”。虽然路途艰险,一代代的四川人,还是会勇敢地走出来。近代出川的四川人,谱写了中国历史辉煌的篇章。川军抗日气贯长虹。邓小平是四川广安人,朱德四川仪陇,刘伯承四川开县,聂荣臻四川江津,……。
抗日战争时期,首都、中原、江南不少大学都迁往四川,为四川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一个难遇的契机。四川现在发达的高等教育就得益这个时期的积淀。幸福啊,我巴蜀人!

现在让我们来到川东。2013年5月5日,我在成都到上海的Z124列车上。这是我第一次踏上川东的土地。当火车驶出成都,我看到连绵的丘陵而非平广的土地,立刻意识到我进入了川东路线。是的,进入我视野的一个名字是“遂宁”。
昨夜成都雨急,哗哗闹了一晚,温度也下降,阴湿蒙蒙的天气,我遇到了久违的四川传统天气,心情异常好。今天仍然阴。由于是傍晚时分,湿漉漉的感觉分外明显了。仿佛水汽和雾气随时都会变成一周遭的水,将我围裹。火车外,朦朦胧胧的梯田,小山,水田密布,青青丘陵,田园人家散布,世外桃源悠闲。当火车逼近一条大江的时候,一座清秀的城市远远驻足,在江的远侧和我相望——他就是遂宁了!阔朗的大江通往的清秀小城,四川遂宁。遂宁,在我心目中,是刻骨铭心的暗恋,无法言明的好感和艳羡。
当火车驶出遂宁,重又看到青青丘陵,密集水田,散布的桃源人家;只是仿佛水汽愈发浓,天愈发阴湿了。我不知道下一个站是什么地方,我既迫切地想知道,又不想知道。我心潮澎湃,万分激动,睁大眼睛,想把眼前的一切一切全部揽进,不落纤毫!
我心中怨叹了一万遍,我巴蜀儿女,如此优越的自然环境,却不得不在工业时代,走出桃源,挤进肮脏、喧哗、环境恶劣的城市,住进臭哄哄逼仄的出租房,干着枯燥甚至是虐人的劳动,换取土地上买不到的工业产品、医疗教育服务。
就在火车阴雨中驰骋于川东秀丽丘陵上的时候,响起了《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流浪
万般感触,想起了毛主席的: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是的,在自然经济时代,自给自足,医疗是中医,平时的盖房、日用品,都是当地出产,可现在不行了。几年前,有朋友这么问:四川那么好的地方,不缺吃不缺穿,干嘛出来打工?答案是:四川人不能隔离于时代而生存。他们需要用新的建筑材料造更好的房子,需要倚靠现代的医疗体系,需要消费现代的家电,需要接受现代的教育,所有这些消费,都是土地产品的价格不能应付的。他们逃离不了这个时代,必须在这个时代下获得生存,也就只能走出无比优越的田园家乡,去过外地的苦难日子。坐对面的达州老乡和我聊天,我说:或许我们成都-德阳-绵阳这块土地发达了,就能在自己的省打工,像苏南、浙江、山东东部一样;他说:这样就好了噻!我默默祝盼着,有这一天的到来。但是以我目前的知识背景,我无法触摸到这个问题有没有可行解,我不懂经济学。

“道不尽红尘奢恋
诉不完人间恩怨
世世代代都是缘
流着相同的血
喝着相同的水
这条路漫漫又长远”

南充,南充!火车渐渐又遇到一条大江,我并不知道这条大江的名字。对面的胖子喃喃自语:“南充”。我才知道马上就要到南充! 想必是嘉陵江了!南充是让我热泪盈眶的地方。我永远忘不了他对我的关怀和爱佑,永远忘不了我们之间无数次默契的相处,吃饭,聊天。chen,你讲义气;你善良;你黑道白道通吃;你振臂一呼群者应,小喽啰一群群;你幽默调皮,无数次让我破口大笑;你赞美我,曾以我这个朋友自豪;你女朋友说我们俩很合适……。你可知,多少次在梦中,我又遇到了你,我们又一起吃饭,秘密协商我们的计策和小算盘;醒来时心中白茫茫,就像宇宙两隔,撕裂我的灵魂。我想你,想得刻骨铭心。
南充,那个非常聪明的男生,在一晚上的时间,自己独立搞出了某个具体类型下的约束线性规划法——呵呵,他自己都还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小聪明才智!可我后来知道了!我很赞美你!
南充的名字越来越多,不似在遂宁,遥遥无际,远远隔望,像空中楼阁。我们从南充城内穿城而出。

驶出南充后,我就被对面的达州朋友给吸引了。天气越来越暗,而景物仍复青青丘陵,水田人家。达州朋友是个40多岁的小胖子,面色不似健康——打工的缘故吧。他一口非常地道的达州土味四川话,让我有时还听不太懂——但我的享受也正在于此!原汁原味的达州四川话。朋友聊天时,那种从容,呵呵,就是用四川话在做亲密交流时的姿态,可以吐字很模糊,话又突然中断,或者渐渐语调走低逐渐至湮没——不过总之,我是能听懂的。
达州,在我心目中,也是个神奇之地。这是我第一次经临达州。不过,天已经黑了。达州就只能以面前的这个朋友的形式向我展示。可能是我天然喜欢小胖子和四川人的缘故,我对他很有好感,我们聊天也很开心默契。他告诉了我很多他旅游的故事,去台湾旅游,自己家乡的故事,等等。
渐渐到达州时,列车上介绍达州名称的由来,以及名胜古迹。朋友说:“我们自己都没觉得啷个好。”达州停车后,朋友很郑重地祝我“慢去,一路顺风!”在这个阴阴的夜色里,他晚上又不知道寄宿于什么小旅馆,等到第二天才能继续回家……

“红花当然配绿叶
这一辈子谁来陪
渺渺茫茫来又回
往日情景再浮现
藕虽断了丝还连
轻叹世间事多变迁”

我知道,火车的下一站就是陕西的安康市。有种说法是,从元代开始,为了防止地方政权借天险自立,遂人为将气候地理人文上一致的区域分开,把天险划到另一个省份。陕西的汉中,气候,风土,人文,饮食,都一如四川,却硬是和完全不一样的关中、陕北凑在一起成为一个省份;因为秦岭是天险,如果将汉中划给四川,四川更强大,更容易借秦岭天险自立,易守难攻。
不管怎么样,天已经黑了,从达州出川的路段我看不到了,出川后从安康开始的陕南,我很熟悉也无太大兴趣。坐着坐着就听到了:

“人生短短几个秋啊 不醉不罢休
东边儿我的美人儿哪 西边儿黄河流
来呀来个酒啊 不醉不罢休”

刚刚阅览了清秀靓丽的川东丘陵,阴雨中的蒙蒙湿湿,走过了自己爱慕的土地;这时马儿骎骎,迅疾飞驰;天南海北,往昔荣辱,种种情愫,悉聚心头——忽地就神赐般地听到这样的天籁:

“来呀来个酒啊 不醉不罢休”

我忘我了,沉浸在马儿骎骎和江湖浪子小调中,如临仙境。这(《爱江山更爱美人》)是我听到的最好听的歌曲之一,也是我人生中最美的享受之一。

我复原一下十多年前看到过的一个北大才子长句“诗”(实在是暂时翻不出这个笔记):

梦想手提三尺剑闯荡江湖管尽天下不平事除暴安良行侠仗义一吐书生酸气从此不被小痞子欺负……

是的,我们都是闯荡江湖的小浪子,我们爱江山,更爱美人!:

“东边儿我的美人儿哪 西边儿黄河流”

我们豪气万丈:
“哪个英雄好汉宁愿孤单
好儿郎 浑身是胆
壮志豪情四海远名扬”

我们最后这么理解沧桑的志愿和人生:

“人生短短几个秋啊 不醉不罢休
东边儿我的美人儿哪 西边儿黄河流
来呀来个酒啊 不醉不罢休”

夜沉沉,路漫漫。我上了卧铺,十分遗憾不能看到达州川北的高山大川,任壮丽风景流过。第二天早晨,我知道火车从安康往东,一定会经过湖北省,但并不确定现在是在湖北还是陕西,抑或安徽。我很着急。过了些时候,我看到了两个字“金寨”!没想到,一晚上的时间,就穿过了湖北省,现在已经在安徽的边界上!“金寨”这两个字我太熟悉了!
金寨县似属大别山区,合肥专门有一条路(“金寨路” )以此县命名。一样的山川秀美,和川东丘陵一样,水田密布。不过,这里的风土人文与四川是完全不一样了。安徽过了淮河,也是中国很好的地方,而皖西甚至可以称得上中国最好的地方之一。同样,相似于四川,土地产品换不回工业产品,沦为贫困县。我们还不得不很遗憾地说,皖西的方言不是很好听,虽然也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独成体系。
不一会儿,我就见到了传说中的六安。六安!这也是个人才辈出,人文荟萃的风水宝地!只是近些年,被认为是贫穷了。

火车抵达合肥的时候,我决定下车,踏上这块五年没有回到过的土地。我走出车门,遥望远处的高楼大厦,种种记忆跃上心头,我收拢思绪,不使其泛滥。我多想就此停下,重游故地,可是曾经的朋友都已经不在这个地方了。

“渺渺茫茫来又回
往日情景再浮现
藕虽断了丝还连
轻叹世间事多变迁”

驶出合肥,向南京进发。路上,又重新看到了曾经让我惊奇过的皖苏交界地带奇怪精致的墓碑。想起了我很喜欢的一个地名“全椒”。
火车在南京停靠的时候,我又一次下车,想起去年与恩师的诀别,不敢多往下想,匆匆上车,让大脑空出来。

“来呀来个酒啊 不醉不罢休
愁情烦事别放心头
道不尽红尘奢恋
诉不完人间恩怨
世世代代都是缘”

后边的路途,在我眼中,都是无聊而厌倦了。是喧嚣,是工业,是密集的人,是和我没有任何关系的经济发达地带。

2013年5月10日夜记

我觉得这篇文无论翔实性还是趣味性都比高铁/动车上的那些旅游杂志(软文)好多了,论坛上锄药gg好像是四川人

等对四川的历史知道更多,直接写成书!嘿嘿:P
我知道他是四川人,有灵气!

原来银杏树也是老乡啊:onion_18:
觉得成都的确如楼主所说,真是个尊重个性、尊重自由的地方,非常包容。我自己是川北人,不过很庆幸少年时代在那里度过了六年。

:handshake
成都确实不错,呵呵

读起来有一种奇妙的跳跃感,我边读还边把这歌来来回回哼了好几遍。
写的真好

写的真优美。。。。四川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这论坛上,四川人可不少呢:onion_18:

这篇文章真可以拿给四川航空和成都铁路局用

已跪!

嘿嘿,哈皮老大万岁!!!:stuck_out_tongue:

如此朱批,受宠若惊!!!:stuck_out_tongue:

多谢捧场!天府之国四川可人爱的地方太多了,多多交流!:smiley:

:lol干脆组织个四川基友老乡会

追溯到前三辈来看,我也可以算半个四川人。。。

现在是哪里人,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