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影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南京大屠杀

我是和小川一起去看的。關于歷史的問題,我會在后面說,單說電影。
全場全景的黑白,讓人看著很壓抑,但是又沒有紀錄片的感覺,心里很不爽,這是其一。
其二,電影里不論中國人也好日本人也罷,太過于的拔高,讓人覺的假。第一假是“范偉”(不好意思忘記了他扮演的角色的名稱了)放自己的老婆和另外一個人走了,而不是自己和老婆走了,況且他老婆還懷孕了。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不會這樣去做,所以,既然用了紀錄片的手法,或者說另外一個角度拍南京大屠殺,就不該這樣刻意的拔高,實在讓人覺得惺惺作態。第二假就是角川的自殺,雖然我承認在日本侵略中國的過程中,的確有很多日本人在戰中自殺,但是他的角度有失偏頗,為什么要自殺,自殺的理由在那里?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對不起中國人?拜托,在當時的日本教育下,是不會有人覺得殺中國人是不對的,至少在軍隊中如此。那么自殺的理由在那里?第三假便是拉貝的下跪,既然你已經同意這么做,就不要用下跪來表達你的不情愿。而且我個人認為在那種情況作出這樣的事情是合理的,但不是說是正確的。參考the reader。(這是奧斯卡今年的幾部片子中我最為喜歡的一部,甚至高于milk)。
其三,找不到宣泄點。這個電影既然是戰爭題材,又那么多血腥的場景和不人道的場景,那么請給人們一個宣泄點,來宣泄內心的不快,壓抑或者是其他的感情,但是通篇找不到這樣的點。讓人看完覺得壓抑不說,還說不出來壓抑在那里。

再來說歷史觀。首先要說的是教育。這個是歷史觀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且是非常至關重要的原因。可是沒有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家庭完全不受政府或執政黨的意志而從大局上來教育自己的國民形成一個較為公正的歷史觀。我所謂的公正是拋開袒護本國或貶低歷史上的敵對國。這是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的,相對而言,在對自己本國利益沖突不大的歷史教育問題上,各國的教育還都算比較公正。但是教育是根本,當你讀了日本的教科書之后你就會發現這一點(這也是為什么中韓各國強烈反對日本更改教科書的原因),歷史觀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這一點請參考世界觀。這就是為什么中日之間民間仇恨論一直都在的根本原因,與其說是民間,不如說是政府有意導向。僅僅是個人觀點。
其次,關于南京大屠殺的問題。這個歷史需要還原,并不是中國來做的事情,因為在中國他不需要還原,他本來就是發生了的,而且基本上本國的人都不會來質疑這一點,關鍵還原不還原,是日本政府的事情,他們承認不承認也是他們國民的事情。并不是說我要替日本人或者日本政府搖旗吶喊,只是你們平心靜氣的想想,中國就算拍上100000部南京大屠殺,得了100000座金棕櫚獎,日本政府不承認,教科書不寫,又有什么意義。哦,對了,有人要說宣傳啊,讓日本人知道啊,可是請參考我前面一條,歷史觀一旦形成很難改變,不是說不能改變,只是很難,恐怕單靠電影是不夠的。
第三,關于陸川的視角。如果單單作為一部電影,陸川作為一個導演,那么這個視角是沒有問題的,畢竟他不是紀錄片不是宣傳片,只是一部電影而已,男男女女吃好飯,逛好街,買好爆米花,買好可樂,手牽手的進去坐下看2個小時而已。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情。但是有人要刻意的把他拔高到一個地步去拿他說事兒還說的有理有據有條有理,就太沒必要了。竊以為這是很個人的角度和看法,有人說客觀公正,有人說這是替日本人正名,這些都是合理的,都是容許存在的,畢竟導演沒說他要說的是什么東西。那我個人對于這個視角的理解呢,是這樣的,導演用了他自以為很討巧的手法來展現這個歷史問題,他所要闡述的是,戰爭使人性扭曲,那么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邏輯不清晰,為什么讓他扭曲,其根本的原因并不在戰爭本身,而是政府教育的引導。戰爭只不過是一個導火索而已。而刻意的拔高讓人心生厭倦,這樣的片子我們看的還不夠多嗎?人性的討論,有那么多好的片子可以去參考,為什么非要用這樣一個如此特殊的題材來展現,這恐怕是陸川要考慮的問題了。況且他的人性展現,手法上又不夠成熟。只能說是淺嘗則止式的討論吧。
第四,前面幾位的回復,我有仔細看下來。先來說非樹同學的回復。非樹同學再說這部電影的時候,提到了人性和戰爭的關系,可是這部電影表現出來戰爭在那里,除了背景告訴我們是日軍占領南京城的時期和開場的一段小規模戰斗之外,其余一直再說的是日軍的燒殺搶掠和強奸。那么這些究竟是戰爭引起的還是日本本身就是如此,電影并沒有提供給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完全沒有一個基本常識的人會被派往戰場參戰,之前他們所受到的教育呢?他們難道不知道殺人和強奸是犯罪?是,他們知道,但又為什么會這樣做呢。僅僅是戰爭而已嘛?日本政府的一些片段在這部電影中出現過嗎?如果想表達這些罪惡的源泉是人,那么教育又是什么呢?人可善可惡,教育是根本。
再說小寶同學的觀點,很多觀點我贊成他的,但是對于你提到的那篇文章,我只能說,這個東西看看就好別當真,因為很多東西,包括歷史,都是說不清楚的,你問一個當時的中國人和一個當時的日本人會的到截然不同的解讀,這是肯定的,為本國辯護和貶低他國,是每個民族的共有特征。另外,文中說的公開公正的討論問題的特性,在中國他并不適用,你可以憤青,也可以批判,但是你改變不了現實。ps,話外應:關于譚卓的事情,為什么報紙媒介除了都市快報在5.8有過一篇文章之外,一直三緘其口長達數天?我在報社工作,我比你清楚,而現在為什么又大肆報道?參考下歷史吧。原因不言而明。
還有小普同學的評論,對于陸川而言,他的目的達到了,讓他從一個二流導演一躍成為眾人討論的對象,是不錯了。但是你說鄙視奧斯卡我是不能夠接受的,雖然他給我們最喜愛的電影沒有得到大獎,但是至少有提名或者小的獎項,他也在進步,也是需要時間的,況且很多時候,這里面不僅僅是藝術鑒賞的問題還要考慮些許的商業因素。
ok,寫了好多,大家看看就好。

要说历史,就像我们上学期赵晖老师跟我们说的一样,我们的教科书有太多是经过剪裁过的,比如抗战,可能大家的感觉都是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这种做法的错处就在于一旦你发现其实真相与书上写的不同,你就会对他们所给你阐述的所有历史产生怀疑,产生排斥,即使大部分还是正确的!
这个说明什么?你如果说陆川是搞历史研究,他大可以把南京大屠杀的每个细节搞得非常清楚。他更可以专门去研究在南京大屠杀时,有几个,哪几个,日本兵仁慈得迸发出了“人性”。但那不叫南京大屠杀!!至少不是完整的大屠杀!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想拍个片子,就像陆川自己说的那样——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京大屠杀,那么在我们30多万死难同胞面前,那几个人一点点的人性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而且是人就应该有人性!但是你也看到了,陆川是怎样不遗余力得向我们展现角川的人性~换句话说,南京城里每个被杀的中国人,难道就没有自己的故事,那些可爱的孩子,那些老人们,那些年轻人,就这么被抹杀了生命!而《南京!南京》是怎样表现的?一堆尸体!!!而角川呢?仔仔细细得刻划!是啊,陆川或许觉得那些30万同胞的故事跟角川的人性复发比起来是多么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难道这就是陆川告诉我们的真实的南京大屠杀??我重申一遍,如果陆川想要这么拍起名叫《南京大屠杀中日本兵的人性》我没有意见,但是他如果非要说什么真实的南京大屠杀,起名叫《南京!南京》,那么这样一部片子就是对那30万死难同胞的侮辱!
你说的那个片子我看了一下!他说什么日本兵当时是人,不应该说是魔鬼,这纯粹就是一个文字游戏!就像我们说衣冠禽兽,谁还不知道那是人??换句话说,我们说日本鬼子,难道我们国民真把那些日本人当鬼了???拍电影是要有社会责任心的,不是一个人在搞研究,这是给人看的,特别在当今日本右翼军国主义思想抬头时,你还在说,日本人其实挺有人性的,无异于蒙蔽大众。让大家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认识到当今的危机感才是电影应该告诉我们的!
说到局限性,任何人的任何观点都是有局限的。这个我承认的!但是,你如果忽略了陆川的局限性,也是不可取的!就像采访中陆川自己说的,他其实就是想展现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历史观!我并非认为,一个知名的导演的局限性就要比一个大一学生的本科生的局限性要小,这个还是要就事论事!
至于你说的最后一点,我更是不能赞同。我从没说陆川是个阴谋!我只是在谈这个电影。陆川的意图可能是好的,但好心办错事也是错!至于怀疑,该怀疑时就要怀疑。这个不取决于数量!如果你想多要一点安全感,少去怀疑,那我没意见!但也请你不要说我的怀疑就是缺少安全感!我对什么怀疑什么不怀疑你了解么?答案是NO!我的安全感绝对不会建立在对别人的盲目相信上,更不会也不用建立在对这个电影的肯定上!(大家对该相信什么显然具有不一样的看法!)

我始终觉得保持一份理性的怀疑是好的!那些被杀的中国老百姓的故事为什么不能讲讲呢?如果能够真实得展现,哪怕一个两个,难道还属于符号化么?如果你觉得那是呼唤仇恨,那我想说,莫非你认为真实的就是是呼唤仇恨?
还有,至于妖魔化,我觉得日本人的行径已经足够接近了,不是我在妖魔化,换言之,如果他们没那么做,我想妖魔化也妖魔化不了!还有你的概念明显错误,“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都是妖魔化日本人的”,这个并不能代表我没有从不妖魔的角度去考虑这个事情的!我清楚那是人,但是很多人的思想是可以被操纵的,类似于洗脑,做出了正常人不会做的事,这就是我所谓的“妖魔化”。
最后,我请求你就事论事,不要给别人扣帽子!比如“红卫兵”,比如“愤青”~这不是讨论的态度!

电影的名字,和电影本身的关系并不大,他可以叫北京北京也可以叫杭州杭州,这都是可以的,哪怕他说的事情和南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也可以这样叫,这是导演的权利,就比如你写个文章,题目和文章一点儿都没关系,但是你依旧还是愿意这样命名,这也是你的权利吧,你去发表也是你的自由言论权利吧。所以执着于电影的名字毫无意义。至于电影是不是替日本人正名,这个你可以有你的看法,你也可以批判,但是不能反对别人的支持。对吧。

仇恨不仇恨的,你我无法决定。这是第一。
其次,关于妖魔化不妖魔化的问题。你能保证你所知道的历史是真相吗?参考我的回复吧,没有一个国家会把历史敌对国的真实历史情况详细的告诉本国国民。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不肯修改历史教科书的原因啊。至于你说日本做没做这些事情,我认为做了,但是数量如何,我只能说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性质已经通过做这件事情定下来了,数量只能形容程度而已。况且,我知道我下面说的话可能要遭到批判,但是我还是要说,那一次大规模的两国战争不杀平民的?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如果你非要坚持民族仇恨感,那就继续坚持。
第三,我始终认为,错的是日本当时的政府而不是日本人,虽然他们拿着刀杀了人,但是这是政府默认的。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导了,杀人是犯法,如果你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是杀人无罪,或者说多杀人有奖励,你会觉得杀人是错误的吗?有些问题,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才有讨论的可能性。

没有懂 这句话我批评谁了 用什么口吻了
不过这句话不是在理性评述 只是以一种很轻松语气回复小宝学长
不是像学长回复我的帖子那样带有攻击性(而且很伤人的感情) 其实我最反感的地方 是学长攻击我的地方其实是臆想出来的 很多观点我和你的是一致的 你却非要认为我们不一致把我当成对立面攻击 而且语气非常严厉(这也是我不懂的地方 只是讨论 为什么让我感觉到学长非常讨厌我的样子 很多词语用的我看了都想哭 也一直怀疑自己是什么地方做错了 让学长对我充满负面感情)
所以如果里面有什么不是很逻辑严密的地方 请原谅

你那个我看了啊,就是繁体有点晕~
其实我并非强调的是仇恨,这是没有用的!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必须铭记历史惨痛的教训!历史总是在一遍一遍重演,而当今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抬头,南海东海形势不稳定这也是现实。我想说,我们必须有一种危机感!上个学期,我看了一个《黑太阳731》讲的就是日本细菌部队的,看了10分钟,浑身发抖!当时我的感觉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落后了,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代很有可能重演这种历史!这其实是我想说的,可能我表达不明白吧!而且,铭记和仇恨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有点难以界定!
至于说日本人无错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这样的,不管是被洗脑了还是怎样,只要他们做了这样的事就是一种犯罪!在法律上也是这样,以你做了什么为准!即使你是受了鼓动,但是你做了啊!当时我们前辈打退侵略者时,也是付出了血的代价!不得不承认,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还是受到了相当多国民的支持的!而且,即使将来,我们也没法改变日本对自己国民的教育,我们面对的永远是那些被洗脑过的日本国民,不是吗?如果说,人之初,性本善,那么谁都没有罪,都是社会环境让人犯罪的!所以如果以后发生战争,我们不难道还是得消灭那些人之初,但被洗过脑的日本兵,不是吗?我们只能对那些日本兵表示无奈罢了!
至于真相嘛,从我的信息角度确实很难给出什么是准确的,但是日军在南京杀了几十万人,而且手法及其残忍,这样说总没错吧!我也是试图用一种客观而不失全面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局限性也是难免的!望包涵!
其实,关于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我也有一个问题始终没考虑明白!前段时间跟同学吃饭时,有个人说到,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诸侯混战,或者农民起义,屠城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单单对南京大屠杀这么愤怒?而那些中国人杀中国人的事相对而言却被轻描淡写?这个我一直也没想明白!是个疙瘩!如果星姐能帮我解答一下我不胜感激啊!!!

是的啊!大家都有不一样的看法,就像有人觉得我说得没道理,而我觉得有些人没道理!本身就没有一个perfect的正确答案!恩,就是交流一下,理不辩不明,看了大家的看法也有助于我更全面的思考问题!呵呵,对关注这个帖子的同志们表示感谢!!:yc_13:

你在文中用了很多如果,你始终还是没有仔细看我所说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当时他们受到的教育就是杀人无罪呢?基于这点他们有罪恶感,这也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导致的啊。你说“如果”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就不是盖棺定论的事情,所以没有如果,人之所以有罪恶感是教育导致的,你呼唤的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日本的国民教育就是没有罪感教育,一直都是耻辱教育。
你所说的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观点呢,我不发表我个人的意见。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嗯

上个帖子发完才想起来你最后文中问我的一个问题。
关于为什么中国国内更朝换代的屠城事件没有引起大家的愤怒,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夺取政权后,大多不会在自己的正史中讨论他曾经杀了多少人,这样有利于自己的政局稳定,而且在他所统治的阶段,是不容许人们讨论这些事件的。所以能够保留下来的仇恨感很少,因为没有正式历史记录,根据人口相传的途径有被其封杀,不便于仇恨感的传承。还有就是民族感教育的问题,对于中国人而言,国人杀人是国内的事情,而外国人杀人就要上升到民族之间的仇恨问题了。我在前面就说过,什么样的教育造就什么样的历史观。庇护本国,这是每个国家都在做的事情,不是只有日本而已。所以像坑杀赵国20w人,焚书坑儒,以及扬州十日,这些事情在中国人看来远没有日本侵华那么严重。另外再就是时间远近的问题了,华夏民族是一个具有选择性记忆的国家,如果时间过长的事件,会被他们慢慢的淡化和遗忘,而日本侵华的事情,第一国内教育比较多,第二时间距离现在较近所以会比较容引起讨论。还有比较细的一些细节问题,如果有兴趣下次可以见面跟你说,在网上讨论很多东西要顾及不能写太明白。

报社工作,跟我是同行。

呵呵
我发现,其实任何事情,归根结底,都是很残酷的。
我也觉得战争是国家机器造成的,如果要说错,是政府错。
可是如果真的这么想,也没意思。因为战争说到底就是为了利益。我们现在的国家机器也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劳动人民不过就是种力量,可以利用的。

可是想那么多又能怎样?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是群居动物。会选择觉得和自己是一类的人,或者选择有共同利益的人。喜欢日本人也好,不喜欢也好,无所谓的态度也罢,每个人都选了自己所在的队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恐怕大多数中国人都不喜欢日本人。当然日本人也不一定坏啊。人家也是发展的,可是牵扯到日本的时候,容易神经质。可能受传统影响,我本人就经常内外有别。
我不认为,政府宣传的百分之百都准确,也不认为都是错误。我跑社区的时候,和好多老人聊过天。我发现,世俗的东西不一定不存在。以前,在大学的时候,上专业课。老师说,文章里千万别说感谢党之类的话,老百姓不会说的,一看就是记者编的,故意拔高的。可是后来,我采访的时候,还真发现有人说感谢政府,感谢党的。我怎么办,我不敢往稿子上写这些话的,因为人家觉得一定是记者编的。
任何东西妖魔化了,都这样。明明是那样的,你就不敢提;明明不是那个样的,非得挂标签。
无论如何,有时候别想太多了,只要坚持善良,然后向上,积极进取,向着光明的路走就行了。这样对于受过教育的,特别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是非界限尤其分明的,做了点坏事心里耿耿于怀的人来说,尽量让自己善良,就对得起任何人了。谁不喜欢美的东西啊,巴不得世界和平,枪膛上长出花朵来。

我的观点是,我们还是要按照我们的道德标准和普遍的道德标准看待问题,最后那些战犯得到处罚就是一种体现。即使日本人觉得那是无罪,但按照通用的标准,是有罪!这也是为什么所有国家都认为杀人有罪~~那些日本兵被洗过脑,洗完以后就成了敌人!抗战而言,所谓的敌人就是他侵犯了你,而不管他们觉得这种侵犯有没有罪!
呵呵,谢谢你对我的解答!恩,最后那个问题,我想也是国家民族概念的问题!人可能本质上还是利我的,否则世界上可能就不具有国家这种东西了!

恩,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或许会不一样~~:yc_13:

见面谈,好啊!呵呵,一直久仰你的大名呢~~~:yc_13:

我今天在看深蓝小朋友的帖子的时候,也想到了白起坑杀40万赵国士兵和焚书坑儒的事情,星同学也讲了,所要阐明的观点也差不多一致。
其实只要是战争,哪有不杀平民的,只是现代战争开始奉行不屠杀平民的原则罢了。只要翻翻历史书,就能看到一堆一堆的屠杀事件。虽然现在我们从人权角度会去批判这种行为,我也不主张这种行为的正义性,但我还是承认其客观有效性。如果白起没有屠杀45万赵国士兵,就不能威慑6国,秦国的统一六国大业也许会更添变数。如果西班牙人没有屠杀美洲土著,现在美国的国土所有权就还不能是白人的。历史没有假设,但这些屠杀都起到了应有的效应。再说了,历史是成王败寇的历史,当我们承认元朝清朝是中国朝代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淡化那些元军屠城,清军嘉定三屠等等。
我说以上,只是指出了战争的必然,以及自以为相对客观的史观,并非美化日军侵华以及屠杀国人的行为。我们应该记住历史,但不是揪住历史不放。如果非要记住历史的伤痛,那我们是否也应该背上蒙古人在欧洲屠杀,或者唐朝时击溃高句丽时薛仁贵的屠城,或者汉朝时打击匈奴几乎令其灭种的这些罪恶呢。所有的军人的最高准则都是服从命令,至于判断善恶,则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内容。所以因为日本政府的三光政策而去过多地怪罪日本军人,我认为也是不很妥当的。角川是个好人,但不是合格的军人。如果日军都是由角川这样的人组成的,那根本不可能有侵略能力,所以注定了角川是个例。
片中角川杀人的不忍,日本士兵思乡之情,在我看来都是合理的,因为我们在片中看到的,都是一个人在那种环境下会表现出来的。这种人性的东西会让一些人觉得不像我们以前在电影中看到的日本兵,觉得是在美化日本人,其实也未必。这部片子中,日军残暴的片段已经够多了,给中国人和日本人以外的人看,他们一定会对这段屠杀记忆深刻,而不是一些人说的,轻描淡写。我认为陆川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把《南京南京》中的烧杀掠抢部分和人性思考的部分结合得很好,而不再是像《南京大屠杀》或是《火烧圆明园》那样只是陈述史实引发仇恨。

[quote=“笑尽狂沙”, post: 35, topic: 9826]
原帖由 笑尽狂沙 于 2009-5-16 21:28 发表 \n
我今天在看深蓝小朋友的帖子的时候,也想到了白起坑杀40万赵国士兵和焚书坑儒的事情,星同学也讲了,所要阐明的观点也差不多一致。
其实只要是战争,哪有不杀平民的,只是现代战争开始奉行不屠杀平民的原则罢了。只 … [/quote]
有一点有失偏颇。屠城不是必然的,也不是说为了起到作用而这么做,根本的原因是仇恨。为什么白起只坑杀了赵国人?而赵国又不是第一个被秦国击败的国家,是一位赵国的反抗能力最强,对秦军造成的伤害最大,所以秦军才会决定坑杀。还有后面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都是民族仇恨,更别说蒙古军和其他国外的一些例子了,这都是仇恨,有些是因为同种族间的有些是种族与种族之间的。经常说的一句话,很好的能够概括这一点,不能在精神上消灭你,就要在肉体上消灭你。
但是,问题是,这些在我们现在人看来的不道德的东西,在当时没有人觉得不道德,人性和人权的概念,中国就没有萌发过,包括亚洲所在的所有国家,这些思想都是从欧洲引入的。纵观整个亚洲的历史,对于人性和人权做的最好的算是唐朝了,可是即便如此,武则天的残忍,薛仁贵的屠城,不都发生了么?
可能我讨论的太深也太多了。

原帖由 deepblue 于 2009-5-16 18:54 发表 \n

我的观点是,我们还是要按照我们的道德标准和普遍的道德标准看待问题,最后那些战犯得到处罚就是一种体现。即使日本人觉得那是无罪,但按照通用的标准,是有罪!这也是为什么所有国家都认为杀人有罪~~那些日本兵被 …

你的观点是你的观点,但是,从基础上来说,这些人并没有罪,犯罪的是政府,如果今天政府让你去杀人,你不杀就要被政府杀,你是杀还是不杀呢?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你去看看the reader中女主角对自己罪行的辩解,你就会明白很多,他们很多人,在做的事情并不去判别他的对错,而是对于自己的利益。所谓鸟为食死,人为利亡。这些都是很浅显的道理。如果你非要用现在或者你认为的普世价值观去分析这些问题,你会发现你走进了死胡同,没有办法找到出口。
当然,你的道德观没有问题,我只是说如果你能更宽阔的去看待这些问题,可能会更好的来理解这个问题。

战争中,永无对错之分,因为战争本来就是错误的。不管是正义的一方还是不正义的一方,因为他们都是对生命的极大不尊重。

这个片子文艺腔很重嘛,我想,不适合作为意识形态的宣扬。所以,被骂很正常,因为它显然不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慷慨激愤。不过,我也认为“南京!南京!”这个片名不太对劲儿。因为这个地方一直都是国家盛衰交替的代名词,近代南京大屠杀以来,这种民族记忆又从未抹去,因而一看去,这明显是一种声嘶力竭地呼喊,仿佛是“被迫发出最后的声音”。因此,我也怀疑这个片名是不是就为了吸引眼球“骗”钱。
另外,因为这部片子离关注度极高的社会现实太近,故而怎样处理它与现实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样的大题材对于陆川这一代导演,可能是难于把握了些。如果完全抛开这种历史的民族的感情,而单单把它看作一个相当理性的人,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进行的一种可能的思考,我想还是很能被理解的,同时它所表达的这层意思也是很深刻的。“活着比死还难”,不知能不能概括这个片子,如果能的话,那么这种对发疯的集体发疯中的个体的关注,应该是很有价值的。毕竟,“拯救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的了,拯救一两个人还可以”(这句话ms是被我滥用了)。
其实,我更想从电影本身的表现形式来评价它,但是我完全没有相关专业知识。
可是话说回来,电影以及其它艺术形式,很难说它仅仅具有形式的意义,因为它的社会影响是现实地摆在那里。因而,我想,喜欢这个电影的思维方式的人,就喜欢它好了;非要在其中读出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没有得到想得到的,但是骂过以后,这种意识也就更加的加深了。不过,可能对于所谓的不明真相的国际人士,也许没有了这种宣传作用。可是想想看,这么多年,这么多手段,不是都没有生效嘛,又何必把一切都加在这部电影上呢。
我的口气明显地出卖了我是喜欢这个片子的,不过也不为过嘛。这只是我对这个片子的一点儿看法,并非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我想,我们还是要区分一下,文艺作品的现实与它背景的现实的。

民族仇恨自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放回到历史环境中,这些屠杀都是有其战略需要的。
首先是赵国的40万降军。如果作为战俘养着,秦国一共500万人口,根本不堪重负。如果放虎归山,那长平一战也就没有了意义。而如果杀了这些赵军,那赵国的实力就被极大地削弱,而且这个屠杀对警示其他六国有着极大的作用。当然不是说面对战俘只有屠杀一途,但屠杀或不屠杀,其实都有政治考量在里面的。
说到政治考量,就可以再提到唐朝的民族融合政策。唐朝是中国历代对异民族包容力最强的一个朝代。但即使在唐朝对异民族如此包容的态度中,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后,还是屠杀了13万降军以免后患,如果说没有上面的允许,薛仁贵恐怕也不敢这么做。也就是说,即使政府奉行优待异民族政策,在遇到利益纠结时,屠杀仍然是一种可接受的手段。
再说汉朝时,中国夺取祁连山地区,令得匈奴一族失去放牧之所,被迫远迁至欧洲(后来灭了罗马帝国,按下不表)。对于匈奴族来说,汉人夺取了他们的生存之地,屠杀他们的同胞,同样是残忍凶暴。
很多人认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殊不知,但凡大国,没有一个不是通过战争和屠杀来获取土地的。开疆扩土是每一代君王的愿望,也正是他们发起一场场战争才最后得到中国这么一个广大的地域。要不是中国的东面是海洋,西面是高原,北面气候寒冷不适农耕,南面小国大都是中国属国,无疆可开无土可扩,中国终于在侵略方面放慢脚步,最终也形成了中央天朝的懒惰思想,这才爱好起和平来。
其实大家去看待战争的时候,不妨套用俾斯麦务实的外交政策: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们看到的丑恶的战争,说到底只是各国之间争夺利益的表现而已。从古至今的众多灭绝人性的屠杀,一部分是因为仇恨,更多的还是因为利益驱动。如果仅仅为了杀人而去杀人,那这个民族除非拥有绝对的武力,不然必然无法长久统治其他民族。民族灭绝政策,唯有真正几乎灭绝了这个民族,才能起到其作用。

大家讨论也就罢了。。请注意不要使用敏感词汇哦。。。

其实仅仅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我并不喜欢这部片子。因为他没有一条明晰的主线,整部片子都很松散。当然,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大家不会去关注他的结构或者是节奏把捏等等,而是要讨论其意识内容。我为这部影片所辩护的,为这部影片所支持的,其实也就是赞成他对历史还原的态度,以及其激发国人重新思考历史事件的争议性。
我们看历史时,大多时候就是直接接受,很少有人会去质疑其中可能的猫腻。比如赵匡胤登基时的黄袍加身,任何人只要仔细考虑下就明白这有多不靠谱,可是很少有人会去想。至少通过这部影片,很多人会领悟到,日本军人也不该都是一副欠扁残忍,上嘴唇总有一撮小胡子的猥琐形象,中国人也不都是一副正义凛然舍生取义的正面形象。如前面星妈说的,政府总是宣传对自己有利的内容,并以此来引导社会舆论。《南京南京》立项艰难审核容易,其实很能看出一些问题来。至于是什么问题,各位应该也很容易能看出来